建党百年四史百讲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印记100>详细内容

黄炎培答林滋永书信

作者: 来源: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1-09-08 10:10:08 浏览次数: 【字体:

 《黄炎培答林滋永书信》是成都市郫都区档案馆馆藏红色珍档和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文化档案陈列重要展品。

f2a865baae3e42589459a717aa5afa02.jpg

 4b34fb77283141218facd3d8bc950fb3.jpg

《黄炎培答林滋永书信》使用的信封是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专门信笺,上面详细记录了电报挂号及值班电话,这对研究当时历史时期的通讯方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件人是“林滋永先生”,落款人署名为“黄”,那么,到底林滋永是何许人也,“黄”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细细解读。

 信中写到:“找职务一点,以就近觅出路为宜。京中正在严格执行精简政策,除技术人才外,各机关已不能再添用人。又现在谋事重心,在下不在上,在多数不在少数,只有走群众路线才通……”落款日期为1950年1月,书信的作者—黄炎培,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这封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书信,就是黄炎培回复其好友林滋永的求职诉求。林滋永,崇宁县人(现郫都区唐昌人),毕业于四川国学院,精通翰墨诗文,著有《古今人事録》十二卷、《飞鱼集》等,1941年到四川省高工校教书期间结识了黄炎培,和黄炎培、邵从恩等关系友善,经常与他们书函来往。1949年12月22日,崇宁县解放,林滋永就书函求助于挚友黄炎培表达了自己想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谋求一职的想法,从而也就有了今天这封来自北京的回信。但是,面对朋友的请托,黄炎培仍然坚持原则,谨遵国家制度规定,并亲笔手书回复,“京中正在严格执行精简政策,......只有走群众路线才通”。整封信仅仅113个字,里面既语重心长地阐明了国家政策,又真诚地为挚友的谋职发展指明了方向。


终审:超级管理员

相关内容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