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四史百讲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印记100>详细内容

杰出的红军将领——刘安恭

作者: 来源:永川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1-09-06 10:44:02 浏览次数: 【字体:

 土地革命时期,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重庆走出了多位红军将领,今天要讲述的,便是这位英年早逝的红四军的一位领导人刘安恭。

  刘安恭,出生于1899年,重庆永川何埂乡人。18岁时,他前往德国留学,期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在比利时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党员。回国后,刘安恭曾与朱德一起在四川军阀杨森的部队从事秘密工作,后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1929年初,刘安恭学成回国,被中央作为高级军事人才,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派到红四军工作。

 1929年7月,蒋介石调动闽赣粤三省共两万余兵力,由江西军阀金汉鼎统一指挥,对闽西苏区和红四军发动了大规模的三省“会剿”。朱德率红四军抵御闽西的敌军,把红四军整编为四个纵队,刘安恭任二纵队司令。10月下旬,红四军向东江挺进,21日,在攻打峰市的战斗中,二纵队与武装精良的强敌正面交锋,刘安恭亲自率队自芦下坝涉水,越过汀江。登岩后,刘安恭发现敌军已于虎市前面的山头设防,控制了制高点,红军若不能冲上去攻克敌人,就会被逼至江边遭至覆没。

 形势紧急,刘安恭迅速组织突击队向山头发起冲锋。敌军的火力很猛,红军被压制在山坳里。刘安恭见状,夺过战士的一挺机枪亲自扫射掩护。他发挥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到的狙击本领,准确射击,密集的子弹像雨点般倾泻到敌人前沿,打得敌军抬不起头来。

 红军战士从司令员的神威中受到鼓舞,个个奋勇当先,一声呐喊冲上山头,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刘安恭紧率大队跟进,枪林弹雨中,他的头部不幸中弹。参谋长郭化若立即令人将司令员抬下,在送往永定县的途中,刘安恭因伤势过重而不幸牺牲,同志们将他安葬在仙师乡务田村。

 这场战斗,红军击溃了敌军两个营,攻克了虎市,但是,优秀指战员刘安恭,却献出了他年仅30岁的生命。他的牺牲,使红四军受到了“入闽以来未有之损失”。

 后来,朱德向《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爱格尼丝•史沫特莱[美]介绍说,红军在这里打垮了围剿铁军,红四军损失了几百人,然而最大的损失之一乃是红军出色将领,受过高等教育的纵队司令员刘安恭阵亡。

 刘安恭牺牲时,女儿还未出世。多年来,唯一的女儿刘邦昭对从未谋面的父亲,深感陌生,直到1985年,收到了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刘邦昭女士才得知父亲的真实情况和英勇事迹。

178da0ac68a94fb1a7cf8f45cf4eeacd.jpg

刘安恭烈士证

 2016年6月,刘安恭的两个外孙赵广瑞和赵璞受重庆市永川区档案局的邀请来到永川拍摄专题片,并将刘安恭烈士证明书的彩色扫描件等电子档案捐赠给永川区档案馆。这份珍贵的红色档案现存于重庆市永川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静静地诉说着红军的英勇故事。


终审:超级管理员

相关内容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