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抗日英雄——库里申科
在重庆市万州区档案馆浩瀚的档案中,格里戈里•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的档案,堪称档案中的瑰宝。馆藏档案主要有库里申科的个人照片、纪念活动照片、纪念册、信函及相关文件等,这些档案集中反映了这位前苏联的国际主义战士、抗日英雄在中国抗战和牺牲的全过程。
库里申科,1903年出生于乌克兰。1939年夏天,前苏联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派遣了两个飞行大队,库里申科是其中一个飞行大队的大队长。
1939年6月,他率领飞行大队驾驶苏联远程重型轰炸机“达莎”飞抵成都太平寺机场后,立即对飞行大队和中国飞行员进行了严格培训。
1939年10月3日,他率领9架“达莎”奇袭了日军占领的疏于防范的武汉汉口机场,且毫发无损地胜利返航。
1939年10月14日,他再次率队袭击汉口机场。下午2时许,在武汉上空同日军的德国“米塞师米特”战斗机展开了殊死搏斗。据脱险归来的射手回忆,这次空战击落敌机6架。战斗刚刚开始,3架米式日机便包围了库里申科的领航机,当他击落其中一架后,领航机左发动机不幸被另一架敌机击中,他用单发动机驾机冲出重围,迅速返航。当沿长江飞临万县上空时,飞机失去平衡,不能继续前进,为了保持飞机完好,他成功将飞机平稳地迫降在万县红砂碛段的长江江面上。轰炸员和射手泅渡到了长江北岸,库里申科却因疲劳过度无力泅渡上岸而光荣牺牲。
20多天后,在万县长江段猫儿沱,库里申科的遗体被打捞上岸。1个月后,一架完整的“达莎”被打捞上岸,送往成都。
这两次奇袭,毁伤日机100余架,伤敌飞行员及机械人员200余人。
1940年,万县人民为库里申科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将他安葬在景色壮美的太白岩下。1958年,万县西山公园内建成了库里申科烈士陵园,库里申科灵柩迁葬于此。在隆重的迁葬仪式上,曾参与打捞遗体的老人刘海田,再次抬棺相送,体现了万县人民对英雄深切的缅怀之情。
1958年10月8日,库里申科的妻子塔玛拉•阿列克谢夫娜•库里申科和女儿英娜•格里戈里•库里申科在参加完周恩来总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后,来到万县,与万县的干部群众一道,开展扫墓活动,并向万县人民赠送了俄罗斯民间特色工艺品北极熊和套娃。
1989年4月10日,库里申科的女儿英娜•格里戈里•库里申科带着她的女儿阿•维•别列谢多娃,再次来到万县,参加了万县地区对外友好协会举行的纪念库里申科牺牲50周年扫墓活动。万州地区人民政府将库里申科烈士陵园修葺一新,使库里申科烈士陵园成为万州区西山公园最靓丽的景点之一。
2009年,库里申科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深情地讲述了库里申科的英雄事迹。
库里申科虽然英勇牺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迹和档案史料凝聚并延续着中俄(苏)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范本,永远激励着爱好和平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