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余国祯
余国祯,名明清,字治平,四川资阳人,1907年6月26日出生于资阳县南津驿乡下。
幼年时,余国祯家境清贫,以父亲借高利贷开简易染房、母亲纺纱织布为生,一家三代五口,常年挣扎在饥饿线上。
1917年,父母发现年仅10岁的余国祯非常喜欢读书,常在劳动间隙向人求教识字,于是节衣缩食,送他到私塾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资中旧制中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26年春,中共地下党员洪沛然介绍余国祯到成都半工半读,在草堂图书馆工作,在四川法政学校旁听。1927年春,余国祯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参加共青团华阳县委的领导工作(次年转为中共党员),同年2月,担任共青团川西特委书记。
1928年冬,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派余国祯前往川北清理整顿共青团组织,年底,调任共青团江巴县临时委员会书记。1929年秋,余国祯被选为共青团江巴县委书记,领导重庆地区共青团工作。10月,共青团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余国祯当选为团省委组织部长。1930年8月,余国祯被派往自流井工作,担任川南行动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长兼青年工作秘书处主任。在筹划自贡盐业工人的罢工斗争中被捕。后经中共地下党组织多方营救取保获释。
1931年初,余国祯奉命以共青团特派员的名义,参加下川东特委的领导,负责整理和发展川东团组织。6月,受四川省委委派,余国祯化名杨建寒,打入刘湘21军军部“特务委员会”,从敌人内部掌握敌情,保护我方同志,减少党组织的损失。他机智勇敢,巧妙周旋于叛徒、特务之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九一八”事变后至1933年春,余国祯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他积极领导恢复、整顿和发展四川共青团组织,秘密传播革命真理,为阻止反动军阀进攻红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春,设在上海的团中央机关遭到破坏,成都特务机关获取了共青团四川省委的联络机关和团省委领导人信息。3月初,余国祯被成都军警团联合办事处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1933年8月18日,被敌人残忍杀害。1956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余国祯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