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四史百讲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印记100>详细内容

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档案背后的故事

作者: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1-07-28 14:16:54 浏览次数: 【字体:

1926年末,在四川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全国的泸(州)顺(庆)起义,起义总指挥为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刘伯承。

泸顺起义爆发后,刘伯承为提高泸州起义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立即着手对泸州起义军进行全面整顿,整顿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开办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他亲任校长,亲自参与制定《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计划大纲》,突出办学宗旨:“本军团合作之精神,统一党化训练,造就民团与军队中之军事政治人才为宗旨。”

从纳溪区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中,我们可以得知,《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计划大纲》颁布后,泸县和纳溪两个县的知事积极配合训令,要求各县团总保质保量将学员送到军校。团总接到训令后,积极响应,从本乡本土选送有文化、身体健康、思想素质高的适龄青年到校参训。同时要求进校学生必须接受政治理论、军事、实际操练、演习等课目训练。 

 81ccd9c28e044efd8ffa6dc656172a76.jpg

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计划大纲

学校开学后,刘伯承十分注重校风校纪建设,并亲自授课,阐述革命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阅读革命书籍和进步期刊。此时的泸州军民融洽,革命热情高涨,但有的学员耐不住训练的艰苦,偷偷逃学。刘伯承得知后,非常生气,令纳溪县知事王洁澄,通令缉究,殊堪痛恨,以伸法纪,要求学校一定要严肃处理,严格遵守校规校纪。

 泸州起义爆发后,遭到了多路反动军阀的围攻,在泸州城被包围的那些日子里,军校学员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背着长枪,手持大刀,与守城部队一起奋勇抵御军阀部队的围攻。泸顺起义在各方反动势力的绞杀下,最终失败,学校在存续时间不足百天后也停办了,但学校播撒在泸州这片热土上的火种,七年之后在合江的石顶山形成熊熊燃烧之势,那些学员成为泸州及周边地区革命武装的中坚力量。

在纳溪区档案馆收集的有关刘伯承办学的档案卷宗中,我们可以看到,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是在大革命浪潮中诞生的一所军校,是中国共产党在川南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军政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军事政治学校的勇敢尝试。虽然泸纳军团联合军事政治学校存续时间不足百天,却是大革命洪流中翻涌的一朵夺目浪花,它为革命培养了大量基层军政骨干和军政人才,在川南大地播撒了革命火种,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输送了革命新生力量。


终审:超级管理员

相关内容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