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都江堰的快邮代电
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世世代代滋养着成都平原。按照惯例,每年都会在冬至节到第二年的清明节之间进行岁修。1949年,溃不成军的国民政府已无暇顾及都江堰岁修。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通电起义,23日,灌县和平解放。12月30日,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温江县等联名致电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成都军管会,请求抢修都江堰以保证灌区用水。
快邮代电主要内容是:十万火急,成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贺(龙)、成都军管会主任委员李(井泉)及全体同志:都江堰岁修工程是川西平原每年食粮生产的唯一源泉,向例冬至节前都江堰闸水,先由外江各县淘河,至立春后,再由内江淘河,稍有延误,次年春耕绝望。今年,因军事影响,属于省修工程部份的都江堰闸水工程迄未开工,以致内外两江淘河工程无法兴工。现战事结束,工程时间延误,若不及时加紧抢修,明年内外江水旱之灾立现。特此呼吁,请由军管会责成省修工程部份立时兴工,各县工程然后方可着手。时机迫切,务恳垂念川西数百万生灵,俯允所请为祷。
抢修都江堰的请示受到贺龙和李井泉等领导重视,1950年1月4日,四川省水利局军事代表王希甫率领工作组,携随成都市军管会拨付的2万元大洋到达灌县,指导督办都江堰岁修工程。1950年1月16日,解放军第六十二军一八四师师长林彬、政委梁文英带领1500名官兵抵达灌县,参加抢修都江堰,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岁修,在都江堰展开。抢修都江堰开工后,贺龙又及时增拨大洋1万元,并给全体指战员写来热情洋溢的慰问信。信中说:“你们这种为人民修堰的精神,犹如你们为人民而战斗的精神一样伟大,这充分表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色!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的人民解放军,它所创造的奇迹,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贺龙的信极大地鼓舞了官兵的士气。到1950年3月底,都江堰岁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清流千里的岷江水一路东去,欢快地流向广袤的川西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