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信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2页纸,387个字,蓝墨水钢笔字迹。
在万盛经开区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书信。这份名为《邓颖超同志关于朱凯烈士被捕牺牲经过给南桐矿区民政局的回函》,有邓颖超同志的亲笔签名,成为了解朱凯被捕牺牲经过、追认朱凯为烈士的重要资料,也成为了解“四·一五”广州大屠杀那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那么,朱凯是谁?邓颖超同志认识他吗?39年前,“忙病交加”的邓颖超回复的这一封信,一下解开了许多历史谜团。
“我认识朱凯同志是1926年在广州,他参加了两广区军委的秘书工作。”“他到广州后住在军委办公处,也是我的住处。”邓颖超书信如是写道。换句话说,朱凯是两广区军委秘书,邓颖超不仅认识朱凯,而且还曾是“邻居”。
那么,朱凯又是什么时候被捕的?当时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呢?
书信明确记载:“‘四·一五’广州反革命叛变,当晚,军委办公处和我的家被搜查,朱凯和另外两个同志(一个叫麻植,是浙江温州人,另一个叫穆世济)三人同时被逮捕,次日麻植被杀害,朱凯和穆世济被关押在岛上监狱里。”
信中提到的“四·一五”广州反革命叛变,即1927年“四·一五”广州大屠杀,那是一段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岁月。
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留守广州的李济深、古应芬、钱大钧等立即策应,制造了“四·一五”广州大屠杀。当日凌晨2点起,广州戒严,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住宅等被包围,黄埔军官学校和工人纠察队的武装被解除,大屠杀开始并持续达一周之久,中共党员、工人积极分子总计牺牲200余人,被捕2000余人,邓培、肖楚女、熊雄、李启汉等中共早期革命家牺牲。朱凯就是在这时被逮捕关押,并死于狱中。
书信还说:“我认识他时已是一位共产党员了......你们来信提到的霍步青同志我认识他,后来他在江西中央苏区牺牲的。”
那么,霍步青又是谁?他和朱凯又是什么关系呢?
霍步青(1902—1933),中共中央组织部接待处主任、宁青归特委书记、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与霍锟镛、霍栗如皆为黄埔军校四期学员,曾被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赞誉为“霍氏三杰”。霍步青和朱凯是同乡好友,相继加入共青团、共产党,都是很早就走上了革命道路。
那么,朱凯又是怎么走上革命道路的呢?
据资料显示,1924年,朱凯就读于重庆联合中学学生会所办的平民学校。受革命思潮影响,他进步很快,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綦江县的共产党人邹进贤、霍步青等一起被推选为四川省出席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的代表。1925年秋,朱凯和霍步清、霍锟镛等人受中共綦江县特支派遣,奔赴当时大革命的中心——广州。1926年,朱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两广区军委做秘书工作,直到被捕牺牲,年仅23岁。
这份珍贵的书信,不仅还原了朱凯烈士被捕牺牲经过,还折射出大革命时代共产党人触白刃、冒流矢、义无反顾的革命主义精神。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当我们凝视邓颖超的这封书信,感悟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直抵心底的,是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