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四史百讲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印记100>详细内容

信仰召唤下的红岩战友

作者: 来源:九龙坡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1-06-08 14:29:45 浏览次数: 【字体:

重庆市九龙坡区档案馆珍藏着一件档案,是时任青年团重庆市第四区(今九龙坡区)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罗广斌同志亲笔填写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区第一次党代表会议代表登记表》。档案约A4纸大小,使用蓝黑墨水填写,罗广斌填写的有142个字符,主要包括了本人的各项基本资料、入党经历、被捕和恢复党籍情况。

47e9208de3714d0a9c611479fbb62acd.jpg

正如档案上所说,罗广斌,出生于显赫的地主家庭,哥哥罗广文在国民党军界权倾一方,从小被人尊称为“幺老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彷徨、迷茫,一心想脱离封建地主家庭。1944年,在地下党员马识途的帮助下离家读书,得以走上革命道路。

后来罗广斌来到重庆,从事学生运动,并在李壘的领导下参与编印了地下党重庆市委的机关刊物《反攻》。在重庆,他遇到了江竹筠、刘国鋕。他写到:“1948年3月1日由江竹筠、刘国鋕同志介绍入党。”从此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战友,共同走上信仰的大道。

“1948年9月在成都被捕,1949年11月27日脱险。”寥寥几字,掩盖不住背后的悲壮。在罗广斌之前,江竹筠、刘国鋕先后被捕,他们一同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他们的战场也被迫转移到了这里。

从罗广斌入狱第一天起,由于他家庭的缘故,大家都不信任他。这时候,江竹筠传话说:此人可靠。他才得到大家的接纳。他自述道:“刚被捕,心里非常害怕,提心吊胆的,问了一次之后,知道老马(指马识途,罗广斌是被特务冒充马识途诱捕的)未被捕,才放心些”“现在来说,当时在通过考验时,一次比一次心情放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虚心的、严格的要求自己坚定上,是有一些进步的,这得依靠监狱的教育和同志们的鼓舞。”

面对国民党特务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罗广斌和他的战友们共同战斗,临难不苟,视死如生。罗广斌被捕后,他的父亲四处托关系,多方营救;他的哥哥罗广文更是专门找徐远举放人。但罗广斌秉承着“永不叛党”的信念,拒绝低头、拒绝苟且偷生。1948年12月1日,经过艰苦环境下九个月的考验,罗广斌转正成为了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狱中,关在同一囚室里的罗广斌和刘国鋕激动不已,像孩子似的又拥抱、又低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意犹未尽的难友们甚至在囚室里互相抱着打滚,大家用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夜深了,难友们都为新中国的诞生激动得难以入睡,罗广斌动情地提议大家做一面五星红旗,准备到重庆解放时,打着红旗走出牢门走向新世界。大家就用罗广斌的红色被面做底,陈然的白布衬衣做五星(此说法为罗广斌狱友毛晓初回忆,还有一说五星为黄纸做成),用铁片做小雕刀,做了一面想象中的国旗,藏在地板下。罗广斌在制作好红旗后,一气呵成写诗一首《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

我们有床红色的绣花被面,

把花拆掉吧,这里有剪刀。

拿黄纸剪成五颗明亮的星,贴在角上,
再找根竹竿,就是帐竿也罢!

瞧呀,这是我们的旗帜!
鲜明的旗帜,腥红的旗帜,

我们用血换来的旗帜!

美丽吗?看我挥舞它吧!

别要性急,把它藏起来呀!

等解放大军来了那天,
从敌人的集中营里,

我们举起大红旗,

洒着自由的眼泪,

一齐出去!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在即,江竹筠、刘国鋕却先后牺牲在了黎明前的最后一刻。在“11.27”大屠杀的当夜,罗广斌策反了看守,得以脱险。出狱后的罗广斌牢记死难战友的忠告,根据狱中革命同志们的讨论总结,围绕川东武装起义失败的经验总结和《挺进报》发行出现问题带来的教训,整理写出了一份《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其中包括烈士们为党提出的八条郑重建议:即“狱中八条意见”。内容振聋发聩,对今天的现实仍有着极强的针对性。

罗广斌后经市委组织部决定恢复全部党籍,证明人为马识途、刘兆丰、李壘等同志。这几名同志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马识途是1938年即已入党的老地下党员,曾任川康特委领导人,罗广斌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刘兆丰曾担任中共川东特委召集人;李壘是罗广斌参与刻印地下党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反攻》的直接领导人。

这件档案不仅是罗广斌同志本人经历的直接记录,同时反映了江竹筠、刘国鋕等红岩英烈的斗争经历,也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重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情况。登记表的背后,英烈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红岩精神,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


终审:超级管理员

相关内容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