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巴蜀红色珍档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解码巴蜀红色珍档>详细内容

徐向前元帅的这封亲笔信写了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5 15:16:33 浏览次数: 【字体:

在绵阳市档案馆收藏着徐向前元帅的一封亲笔信。信封上,收信人为戴理轩,落款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这封信写了什么?绵阳市档案馆编研展览科副科长吴静向我们娓娓道来。

6039bbe454b7439f9f0b2cf8944bde81.jpg

    “戴理轩、董家志同志:你们的来信收到了……目前国家财政尚有困难,也希望你们保持我军光荣的革命传统,要尽你们的可能,努力于劳动生产,解决你们自己的生活问题,人民政府在可能的范围内当设法帮助你们找生活之道。”徐向前在信中这样写道。

原来,1960年年底,住在绵阳泗王庙(今铁牛广场一带)的戴理轩和董家志生活十分窘困,万不得已,向他们的老首长徐向前写信,述说生活情况,请求给予帮助。在收到来信后,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徐向前在19612月,给他们写了回信。

dfa3851b9ba54f078e7dca400497e9e4.jpg

吴静说,1959年至1961年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作为当时国家领导人之一的徐向前,要解决老部下的生活困难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在回信中依然要求老部下“保持我军光荣传统”,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徐元帅一生严谨治军、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革命家作风。

徐向前这样要求别人,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三年困难时期,机关干部粮食不够吃,常吃一些代食品。管理人员从徐向前身体健康着想,有时想买点肉食,他总是严肃地说:“全国人民都很困难,毛主席和周总理带头不吃肉,我能吃得下吗?我们是人民勤务员,国家有困难,百姓有饿死的,我们不能有丝毫特殊啊!”    

他穿衣服也不讲究,领口、袖口常常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解放战争时期,他亲手织的一件毛背心,解放后一直穿了十几年。一床被面,直到洗破了才同意换下。在家时,他总是一身普普通通的旧衣服。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布衣元帅”。

1955年,在被授予元帅军衔的那天,徐向前曾满含深情地说:“我们这些人是幸存者,许多战友牺牲了。如果他们不牺牲,元帅、将军应该是他们的。”

吴静说,虽然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我们仍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并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严以律己的高尚品格,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