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照片背后的“传奇”铁路
2020年12月24日,成渝高铁提质运营,重庆到成都只要62分钟!悉数馆藏,回望历史,重庆市档案馆的黑白照片再现了这条铁路是怎样连接起百年成渝“双城梦”。黑白照片距今已有70多年。1950年6月15日那一天,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党政军领导人到场,为一条铁路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开工典礼,它就是在整个中国筑路史上都堪称传奇的成渝铁路,它究竟有何特别?
1952年,庆祝成渝铁路(渝永段)开办营业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渝内段)通车典礼
传奇之一:半个世纪,一朝梦圆
成渝铁路的修筑史要追溯到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清廷“自设川汉铁路公司”,提出民众集资修筑由成都经重庆通往汉口的川汉铁路,成渝铁路就是其西段。40多年里,历经了满清王朝、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几度重启成渝铁路建设,实际上却只是以筑路之名横征暴敛,直到1949年,仅完成工程量的14%,仍是寸轨未铺。新中国成立后,成渝铁路才迎来了春天,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由邓小平主持修建,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就全线通车,实现了7000万西南人民长达半个世纪的夙愿。
传奇之二:自力更生,群策群力
成渝铁路不仅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还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完全用国产材料建成的铁路。这对于西方封锁禁运、物资极度匮乏的新中国来说,堪称奇迹。比如这钢轨从哪儿来就成了一大难题,作为当年唯一具有钢轨生产能力的第29兵工厂(后改名101厂,也就是现在的重庆钢铁厂)攻坚克难、艰苦创业,成功轧制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根钢轨。修建铁路还需要大量枕木,全川百姓就发起捐献枕木的热潮,有人将修新房娶媳妇的干木料捐了,有人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捐了,有人甚至将自己做寿材的棺木也捐了,共献出枕木129万根。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支援西南,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凭借海军助力,源源不断运往重庆。筑路大军自力更生,就地取材,沿线许多桥梁、隧道都用当地石料修建,节约了大量资金。成渝铁路成为了新中国在丘陵地区最省钱的铁路。
传奇之三:十万民工,终成伟业
成渝铁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修建完成,广大军民功不可没。整个修建过程,先后有3万军工、10万民工参与筑路。当时社会未稳,匪特横行,军工们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筑路,一面剿匪。为了打消民工“修路就是被盘剥”的顾虑,实行以工代赈,只要完成定额任务就足额发给大米,多劳多得,这让民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筑路热情高涨。筑路军民在缺乏机械设备的困难条件下,凭着铁锤、钢钎、扁担、竹筐等简陋工具,夜以继日挖土方、建涵洞、开隧道、架桥梁,两年工期涌现出劳动模范24000多人。在四川内江梅花山上,至今竖立着一块“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 10万民工大军以及在筑路中献身的民工英雄们,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成渝铁路通车了,荣昌的煤点亮万家灯火,内江的糖甜了全国。成渝铁路的建成,极大繁荣了沿线经济及百姓生活,也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如今随着成渝动车、成渝高铁的相继开通,重庆和成都之间的时空距离已缩短到1个半小时,成渝铁路承担的任务正在逐步转变。然而回想起那些遥远的人和事,依然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成渝铁路是一条圆梦之路、自强之路、奋进之路,它就像一条精神纽带,为我们连接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份永恒不变的初心、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