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动态>详细内容

市档案馆为党史学习教育搭台,在三千平方米展厅中感悟重庆百年巨变

来源:重庆日报全媒体 发布时间:2021-06-04 10:42:41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档案馆获悉,该馆《民族脊梁 巴渝丰碑——中国共产党重庆革命史(1921—1949)》《重庆记忆——近代以来的重庆发展变迁》两个固定陈列展自3月24日开展以来,截至5月31日,已有204个团队、17620人次前来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

      6月3日,重庆市档案馆,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团队正在参观《民族脊梁 巴渝丰碑——中国共产党重庆革命史(1921-1949)》陈列展。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为何这两个展览能够受到追捧呢?重庆市档案馆副馆长唐润明介绍,两个展览展厅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运用真实、直观、形象的档案史料等,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重庆革命史和重庆百余年发展历史,观众在展览中可以深刻感受到重庆这座英雄之城的红色底蕴和发展巨变,从而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

      据了解,《民族脊梁 巴渝丰碑》是重庆地区第一个全面、系统、生动反映中国共产党重庆革命史的综合性固定陈列展。该展览共展示档案、图片479张,制作模拟实景6处,全面反映了中共重庆地方党组织自1926年成立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带领重庆各族人民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奋斗历程。

      《重庆记忆》以近代重庆的发展变迁为主题,展出490余份珍贵档案、1000余张新老照片等,再现了自1891年重庆开埠到2020年130余年间重庆城市的发展变迁历程,全面反映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庆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3日,记者在重庆市档案馆看到,不少观众冒雨前来观展。“我经历过兵荒马乱、水深火热的年代,是革命先辈和英烈的流血牺牲,才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87岁的观众张懋华党龄69年,说这话时泪眼婆娑。听到张懋华这么说,88岁的老党员陈思敬十分感慨:“我们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见证和参与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生活在和平盛世,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先辈的贡献啊。”参观了两个多小时,陈思敬仍不舍离开,他希望更多青少年前来参观,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

      唐润明表示,该馆除了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还将不断充实完善上述两个展览,让更多珍贵档案亮出来、“活”起来。该馆还计划通过开通线上展览等方式,让更多观众了解重庆的昨天、把握重庆的今天、展望重庆的明天,更好地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档案智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