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档案的光芒??写在十七大胜利闭幕之际

来源:中国档案报2007年10月22日 发布时间:2007-10-22 09: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说到档案,人们常常想到那尘封的案卷和紧锁的库房,这些灯火阑珊的地方何来光芒?然而,在近些年对党和国家大事、要事的新闻报道里,档案却每每在闪光灯下独显光彩,出人意料,令人几多感动,几多感想。
  湖北省监利县新沟镇农民朱建华将自家1993年以来的农民负担卡和税费凭证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了党的十七大。这样一份朴素的家庭档案表现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兄弟对党的深厚感情,其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不言自明的。
  十七大召开前夕,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在北京开幕。连日来观众摩肩接踵,他们说,展览中的老照片和重要历史文献的原始稿,真实地述说党史国情,用默默无语凝结成历史的声音,形成巨大的震撼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为所有参观者心头的最强音。
  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开办的《红色记忆》栏目每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与亿万观众见面,这一栏目的所有内容几乎都囊括在历史档案的范畴之中,生动而鲜活的荧屏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呼唤起老年人的内心情感,激发着青年人的爱国热忱。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由此联想到胡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相见北京,实现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时,胡总书记送给连战的礼物竟是其祖父连雅堂1914年,即《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9年后,向北京政府提出恢复其中国国籍并改名连横的申请资料。这份珍贵档案一直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七旬老人接过后不禁惊喜交加,祖国统一的亲和力温暖而深沉。
  说服力,震撼力,冲击力,亲和力,档案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而且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输出更多的光和热;档案正在从高楼深院走向广阔天地,为夺取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胜利,为和谐中国的健康前行,兢兢业业地照亮着人们脚下的道路。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