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在体验中感受档案魅力

作者:张雨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0-10-21 09:26:00 浏览次数: 【字体:

  天高云淡,金秋送爽。10月16日,北京市17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同迎来了主题为“追寻北京记忆,感受档案魅力”的全市第二届“档案馆日”。记者当日来到北京市档案馆了解到,在这里,市民不但可以参观各种展览,得到一对一的查档咨询和手把手的查档辅导,体验便捷的档案及政府公开信息查询服务,而且还能与档案“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裱糊修复档案。

图为 体验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习裱糊档案 张雨 摄

  走进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身上佩戴的档案行业徽标和“太阳花笑脸”标志给参观体验者留下深刻印象。用工作人员自己的话说:“因为我们是档案人,所以我们一致佩戴了档案行业徽标;因为我们是服务人员,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参观体验者在这里留下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
  今年“档案馆日”活动在安全保卫方面加大了投入力量。市档案馆首次启用了X射线检查设备、探测检查门以及手提式探测器等安全检查设备。另外,参观体验者随身携带的包和水不允许带进活动区域,必须统一存放。如此安排既是对参观体验者人身安全的负责,更是对档案资料的负责。
  “个人捐赠档案资料展”是市档案馆在“档案馆日”当天推出的一项特色展览。精选出的105件展品,时间跨度从清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2009年。在展览开幕式上,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向社会各界发出号召:请将您手中保存的反映北京名胜古迹、城市风貌、老字号、重要人物等的档案资料捐赠给北京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馆将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档案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此次活动中,既是档案捐赠者,又是展览参观者的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沈澄心情尤为感慨。她所捐赠的1950年她与老伴朱谦先生的结婚证书正在展览中展出,而朱谦先生却在不久前辞世。老人在这件珍贵的档案前伫立良久,眼泪浸湿了一张又一张纸巾。然而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又一个像沈澄这样为档案事业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的人,才使得档案事业有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局面。
  在今年的“档案馆日”活动中,最吸引眼球同时也是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活动就是亲身体验档案的裱糊与修复。体验者首先在裱糊工作间观看了工作人员的具体演示,初步了解了调制粘合剂、喷水展平、补残缺、上浆、上托纸、排实、上墙、下墙、裁剪、装订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注意事项,有的还拿出纸笔记录下“老师”强调的重点,随后大家分批来到体验区一试身手。
   退休工人靳先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体验中,他嘴里一边复述着刚才“老师”所说的流程及重点,一边操作。刚一开始就被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叫停了,“裱糊的整个过程,档案都应该是正面朝下的,您这么操作档案上的字迹就会花了。”经工作人员一提醒,靳先生恍然大悟:“对对对,刚才‘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我重来。”在短短几分钟的体验中,靳先生的操作多次被叫停,不过最终还是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档案裱糊处女作。头上微微有些出汗的靳先生感慨道:“看似简单,原来这里边的学问这么多啊!”
  活动中,查档体验项目是对参观体验者最有帮助的一项。家住朝阳门外的李先生一大早就来到了北京市档案馆亲身体验查档。他此行就是想查一查自己祖辈曾经居住过的胡同在档案中是否有记载,李先生戴着白手套,一页一页仔细翻看着已经发黄的户籍档案,寻找着自己心中的答案。
  此外,《见证北京??档案的记忆》展、阳光房档案专题讲座等活动也给参观体验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各项意义非凡的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将参观体验者带进档案的“殿堂”,大家感受到档案并不神秘,档案就在我们身边。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