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2万户昆明人家“尝鲜”家庭档案

来源:中新云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02-03 09:14:00 浏览次数: 【字体:
    如果把票据、证件等物品采取建档的方式加以收藏,将会产生怎样的意义?答案是不但可以记录家庭成长的轨迹,而且还能有效保护你的合法权益。记者从昆明市档案局了解到,建立家庭档案正逐渐受到百姓的偏爱,据统计,昆明目前已经有2万多户人家建立了家庭档案,昆明市档案局今年将有计划地为更多市民提供建立家庭档案的指导服务。

  近日举行的昆明市档案工作会议上,大力宣传家庭建档知识,积极做好家庭建档指导,广泛推广家庭建档被定为昆明市档案局今年“服务质量年”的工作内容之一。记者获悉,在档案专家的推广、指导下,近几年昆明市民逐渐培养了为家庭建立档案的意识,2008年就有8000多户人家建立了家庭档案,全市至今建有家庭档案的共有2万余户。昆明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的刘毅秋处长介绍说,由于家庭档案属于非国有档案范围,具有隐密性、私有性、多样性等特征,因此目前仅仅在一小部分高素质市民中得以推广。

  据了解,看似简单的家庭档案内涵其实很丰富,在帮助指导建档中,档案专家一般把它们分为医疗保健类、家庭历史类、个人成长类、交流沟通类、家庭设备类、家庭理财类、家庭收藏类、照片证件类等类别,而建档后怎样系统、完整地加以维护和管理,则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刘毅秋特别提到,家庭档案在全面记录家庭成员生活成长轨迹之余,还可以有效地维护家庭的合法权益,同时能反映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档案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例如房产证、借据、借条等书证,如果以建档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收藏,将能够为建档人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以及权益保障。”

  随着民生档案数字化成为趋势,昆明市档案局今年在公共服务领域将开展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将涉及民生部门档案列入重点监督和接收进馆范围。建立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档案信息网站,通过互联网对公众提供利用服务。同时力争在年内创建国家“一级”馆。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