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西区200余个社区建立“民生档案”
人民网?天津视窗6月22日电:昨天,从河西区获悉,该区在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在全区200余个社区建立了“民生档案”,这样以来,不仅确保了社区工作事事有据可查,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使社区扶贫助困办实事活动更具针对性。
为改变以往社区居委会工作“凭记忆”、资料和档案散乱的状况,该区档案部门大力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抓好社区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达标升级,在各社区建立起包括居民健康档案、低保和困难家庭档案、再就业工作档案和居民教育档案在内的“民生档案”,使社区的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目前,该区各社区居委会室藏文书档案已近7000卷,图片和实物档案近800卷。同时,各街道社区将“民生档案”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据,从困难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开展低保救助、再就业、扶贫助残等帮扶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此外,许多街道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居民和特色家庭档案,发掘有特长、有能力的热心居民充实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和互助网络,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
为改变以往社区居委会工作“凭记忆”、资料和档案散乱的状况,该区档案部门大力开展“档案服务进社区”活动。通过抓好社区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达标升级,在各社区建立起包括居民健康档案、低保和困难家庭档案、再就业工作档案和居民教育档案在内的“民生档案”,使社区的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目前,该区各社区居委会室藏文书档案已近7000卷,图片和实物档案近800卷。同时,各街道社区将“民生档案”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据,从困难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开展低保救助、再就业、扶贫助残等帮扶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此外,许多街道社区还充分利用社区居民和特色家庭档案,发掘有特长、有能力的热心居民充实志愿者队伍,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和互助网络,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