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件宫廷档案“复活”清代扬州扬州晚报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扬州市档案局、馆合作编辑的《清宫扬州御档选编》正式出版,它不仅填补了我市有关清朝档案资料的空白,更为我市专家学者研究“清朝的扬州”提供了翔实的史料,许多历史悬疑也将大白于天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邹爱莲先生盛赞道:“这是一件珍贵的文化宝藏,为扬州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了最好的注脚,这也是全国第一部以地方命名的清代宫廷档案集。”据了解,它将成为扬州市最珍贵的文化礼品,并将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清代扬州社会的缩影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明清档案,与殷墟甲骨文、敦煌经卷同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则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中遴选出240多件与扬州密切相关的珍贵档案,编印而成。它涉及清代前后十个朝代,多为扬州地方官员上呈朝廷的朱批奏折及其他清宫御档,原汁原味反映了清代扬州的社会万象,堪称清代扬州社会的缩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绝大部分内容为首次公开披露,它涉及的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盐务、漕运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史学界与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该书是扬州档案、方志工作有史以来首次采用宣纸影印的线装书,采用黄色团龙绫面、锦函包装,精致美观,庄重大气。为方便阅读,书中内容按朝代及公元时序排列,首册前附五幅清代扬州舆图,全书为一函六册。为尽可能保持历史原貌,所有奏折为原迹双色套印,另在每篇御档的首页右上方设置了书眉,在各朝代之首用皇帝的玉玺作为引页。本书所选内容,均出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独具权威性、史实性和可读性。
1000万件中遴选出9000件
在馆存的1000万件历史中找到关于扬州档案项目,谈何容易。富有经验的一史馆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海选的方式,而是确定了先根据机构衙门的划分排除掉一些类别的档案,然后在重点类别的档案中逐卷查找有关两江总督、江苏巡抚、两淮盐政及相关清代名人上报的奏折,再逐件翻阅原件,选择其中有关扬州内容档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工作人员从“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户科题本”、“户部度支部档案”“灾赈档”、“膳食档”、“刑科题本”、“刑部档案”、“小金榜”、“上论档”、“起居注”、“清实录”、“清会典”等十八类档案中查找到了近9000件有关清代扬州的历史档案,并全部复制成数字影像,为后期的选编工作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史料依据。尽管市档案馆目前还缺少翔实的清朝文字资料,但凑巧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刚从北京发给市档案馆700余份清朝雍、乾、嘉时代报奏至军机处的奏折目录。如“奏请将扬州万福桥练勇口粮改放实银事”、“呈扬州分局各官绅捐输银数并请奖清单”等,仅从这些档案目录中,可想扬州当时军队的一些情况。
“复活”扬州清代档案
据市档案局介绍,我市将用3年时间,实施复制清代扬州历史档案的系统文化工程,使9000多件扬州清代历史档案“复活”。
到目前为止,该市已复制了20余幅清代扬州图志,其中有《乾隆南巡行宫图》、《京城至扬州沿河地区图》、《江苏扬州水陆御道总图》、《扬州城防图》等,这些图充分反映了清代扬州的繁荣盛景和园林盛况。
“这些复活了的扬州清代档案十分珍贵,不仅填补了扬州市档案馆清代档案的馆藏空白,对于今日扬州的古城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市著名文化学者黄继林说。
“复活”的清代扬州园林的绘画,如《乾隆南巡行宫图》、《京城至扬州沿河地区图》、《江苏扬州水陆御道总图》、《天宁寺图》《扬州城防图》等,基本上是康熙、乾隆南巡前地方政府呈报的精美图卷,充分展示了清代扬州的繁荣盛景和园林盛况。但由于战乱和变迁,有些园林今天已不复存在或仅存局部,如康山草堂、邗上农桑、禅智寺等。扬州要建成旅游名市、文化大市、生态园林城市,这些清宫藏图将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在恢复建设康山文化园时,规划和建设部门都参照了清代扬州图志《康山草堂图》,建成后的康山文化园古色古香,再现了当年的美景。又如,在我市恢复建设天宁寺的进程中,有了清代扬州《天宁寺图》后,建设就有了参照。对照清代的天宁寺,现存的天宁寺仅为局部,有关方面将根据《天宁寺图》恢复藏经阁和后花园等一批景点。另据透露,我市还将依据《乾隆南巡行宫图》,沿古运河恢复一批园林胜景,让古城扬州真正成为中外知名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