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移交档案漏5年工龄 职工索要20年调资损失
家住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的市民史先生致电本报称,在1985年时,由江宁区一建材公司转移他的档案时,遗漏了他5年工龄,致使后来20年的工资定级受到影响。
史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1974年7月退伍后被江宁人事局招工,进入江宁一家公司物资站担任驾驶员。1975年物资站改名为建材站,并在1976年与另一公司合并,至1982年,成立了建材公司,史先生一直是驾驶员。1985年2月,史先生调到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并于2000年2月退休。但史先生发现,在1979年5月单位填报的职工转正定级花名册上,载明他于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转正定级。但在1982年将其工作关系转入新成立的建材公司时,没有将这份花名册放进他的档案里,致使他从1974年7月到1979年6月转正定级这5年的工龄遗漏。史先生认为,由于当初建材公司遗漏了他5年的工龄,致使他从1985年2月至2000年2月退休时,影响了他的历次调资待遇,如果再算上自2000年2月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保金计算基数,直接造成了他长达20多年的经济损失。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曹小寅律师分析认为,根据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问题的意见(宁劳社险[2002]6号)第二条规定,“退休人员由于所在单位工作疏忽被弄错退休费计发基数、计发比例等原因造成少发的养老金,经过纠正以后,其新发的养老金,从批准之月起执行;过去的,由所在单位予以补足。”曹律师表示,由此看来,这5年的工龄遗漏并非因史先生的原因所造成,因此,他的经济损失应当由存在过失的原所在单位建材公司予以补足。(梅建明)
史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1974年7月退伍后被江宁人事局招工,进入江宁一家公司物资站担任驾驶员。1975年物资站改名为建材站,并在1976年与另一公司合并,至1982年,成立了建材公司,史先生一直是驾驶员。1985年2月,史先生调到一家汽车运输公司工作,并于2000年2月退休。但史先生发现,在1979年5月单位填报的职工转正定级花名册上,载明他于1974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转正定级。但在1982年将其工作关系转入新成立的建材公司时,没有将这份花名册放进他的档案里,致使他从1974年7月到1979年6月转正定级这5年的工龄遗漏。史先生认为,由于当初建材公司遗漏了他5年的工龄,致使他从1985年2月至2000年2月退休时,影响了他的历次调资待遇,如果再算上自2000年2月退休后的养老金和医保金计算基数,直接造成了他长达20多年的经济损失。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曹小寅律师分析认为,根据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问题的意见(宁劳社险[2002]6号)第二条规定,“退休人员由于所在单位工作疏忽被弄错退休费计发基数、计发比例等原因造成少发的养老金,经过纠正以后,其新发的养老金,从批准之月起执行;过去的,由所在单位予以补足。”曹律师表示,由此看来,这5年的工龄遗漏并非因史先生的原因所造成,因此,他的经济损失应当由存在过失的原所在单位建材公司予以补足。(梅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