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8之兰台服务稻花香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的情况下,全国各级档案部门纷纷利用手中的档案资源,广泛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活动。
2008年11月20日至21日,国家档案局在湖北宜昌市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会议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档案部门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探讨了下一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会上,湖北、河北、黑龙江、吉林、浙江、新疆等地档案局代表对各自地方结合实际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在刊登了此次会议消息后的本报12月4日的报纸上,又全文刊登了杨冬权局馆长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思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便利。
纵观2008年,本报以大量的版面报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年底刊登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既可以称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起点,也可以看作是对此之前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的阶段总结。如2008年8月4日报道“浙江省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综述”,2006年开始,浙江省率先开展以“延长山林承包期、发放林权证、规范林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为顺利完成全省延长山林承包期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优质服务;2008年8月21报道“奏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强音”,介绍山东省东营市紧扣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积极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扎实有效的服务;2008年9月4日报道“痴情编村志,功德留百世”,记载了一位普通农民利用5年时间编写的《五合村志》付印的故事,彰显了当代农民的档案意识及档案工作在新时期新农村的新作用;2008年9月8日报道“北京交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北京市档案局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联合召开的此次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的进展,并对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2008年10月30日报道,“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詹夏来要求:抓好创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机制试点”,刊出詹秘书长对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的批示“这是服务于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望认真抓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面上推开。建议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内容,对试点方案进行修改,如土地承包协议、宅基地文书等,都应作为档案收集整理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的地方领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以上报道充分体现出,在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现场会之前,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现场会召开前后,各地各级档案部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举措不断见诸报端。2008年11月24日报道“安徽省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花开小岗村”,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亲切会见了与会的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文章引子“安徽农民说,有了档案,村务公开就有了保障;档案让土地和山林承包有据可查;有纠纷去找信访办,不如到档案馆里查档案”??朴实的语言反应了农民真诚的心声;2008年12月8日报道“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特殊作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介绍了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端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改革开放30年来,如何利用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成功经验;2008年12月15日报道“上海确定新农村档案工作总体目标”,提出上海将围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目标,全面加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找准切入点大胆尝试……
所谓“农业稳、天下安”,一年来,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新的一年里,相信在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档案系统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2008年11月20日至21日,国家档案局在湖北宜昌市召开“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会议研究总结了近年来档案部门开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探讨了下一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发展思路。会上,湖北、河北、黑龙江、吉林、浙江、新疆等地档案局代表对各自地方结合实际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介绍。在刊登了此次会议消息后的本报12月4日的报纸上,又全文刊登了杨冬权局馆长在此次会议上的讲话,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思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便利。
纵观2008年,本报以大量的版面报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档案工作。年底刊登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既可以称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起点,也可以看作是对此之前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的阶段总结。如2008年8月4日报道“浙江省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综述”,2006年开始,浙江省率先开展以“延长山林承包期、发放林权证、规范林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为顺利完成全省延长山林承包期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优质服务;2008年8月21报道“奏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强音”,介绍山东省东营市紧扣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以及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积极主动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扎实有效的服务;2008年9月4日报道“痴情编村志,功德留百世”,记载了一位普通农民利用5年时间编写的《五合村志》付印的故事,彰显了当代农民的档案意识及档案工作在新时期新农村的新作用;2008年9月8日报道“北京交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经验”,北京市档案局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民政局联合召开的此次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取得的进展,并对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2008年10月30日报道,“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詹夏来要求:抓好创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机制试点”,刊出詹秘书长对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试点的批示“这是服务于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望认真抓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面上推开。建议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内容,对试点方案进行修改,如土地承包协议、宅基地文书等,都应作为档案收集整理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的地方领导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以上报道充分体现出,在国家档案局召开全国现场会之前,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的道路上进行了大量有益尝试。现场会召开前后,各地各级档案部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新举措不断见诸报端。2008年11月24日报道“安徽省档案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花开小岗村”,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亲切会见了与会的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文章引子“安徽农民说,有了档案,村务公开就有了保障;档案让土地和山林承包有据可查;有纠纷去找信访办,不如到档案馆里查档案”??朴实的语言反应了农民真诚的心声;2008年12月8日报道“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特殊作用,服务新农村建设”,介绍了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端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改革开放30年来,如何利用档案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成功经验;2008年12月15日报道“上海确定新农村档案工作总体目标”,提出上海将围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总体目标,全面加强、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建立完善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找准切入点大胆尝试……
所谓“农业稳、天下安”,一年来,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新的一年里,相信在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全国档案系统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