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做口述史像和时间赛跑”----广东省档案馆启动相关项目,收集整理亲历抗战者的口述资料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09 09:5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记者许黎娜)“我们越来越感到:做口述历史,就像和时间赛跑。”广东省档案馆收集整理部主任黄菊艳向记者这样表示。从今年开始,广东省档案馆启动“抗战口述历史”项目,迄今已收集整理了10位亲历抗战者的口述资料。
  去年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省档案馆向社会公开馆藏的抗战档案史料,共2万多卷。黄菊艳说,要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研究广东抗战史,光靠这些历史形成的纸制史料,远远不足。比如,馆藏档案多集中于广东工业界遭日寇破坏的情况,而对文化方面的损失,却没有太多记载。为此,我们想通过“口述历史”来补缺。
  据了解,以往学术界对东江纵队、珠江纵队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史料收集研究比较充分。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重视不够。因此,此次省档案馆寻找口述人,特别留意参加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老兵。
  在目前已收集到的“抗战口述史”中,93岁的中大老教授黎秀石介绍了自己当年以记者身份,在“密苏里”号上见证日本签署投降文件的情况,以及当时的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抗战的情况等。84岁的刘少雄老人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抗战中图书损失的情况。这些口述史料,都让档案馆研究人员大有收获。
  让研究人员着急的是,当年抗战的亲历者如今大多已到耄耋之年,身体不好或记忆欠佳。“一位老人走了,就带走了一段历史。”黄菊艳感慨,“假如能提前十年启动口述历史,现在就能保存更多珍贵的史料。”
  省档案馆研究人员希望有更多的抗战亲历者与他们联系,一起来“抢救”历史。(南方都市报)

信息来源:南方新闻网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