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1961?1965年四万余件外交档案可公开查阅 外交部第三批解密档案向公众开放

作者:李东晟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08-11-19 15:27: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李东晟)11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 1961?1965年形成的4万余份档案经解密后,于即日起向国内外公众开放。
  这批开放档案共41097件,主要是外交部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解密数量占当时外交档案总数的70%以上。这批开放档案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的原则立场、对外交流交往情况。包括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提出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和中国同非洲、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原则,与刚果(利)、老挝、肯尼亚等十几个亚非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中苏关系演变;中美两国继续通过大使级会谈(第103至128次)进行对话;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参加有关国际会议等内容。
  据外交部档案馆馆长郭崇立介绍,此次解密档案中涉及中苏关系的档案数量比较大,开放比例也是历年最高的,其中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年的批示、指示、内部讲话、谈话记录和修改手迹基本都进行了公开。在此次解密档案中,对于一些重要文件中因少量文字不能公开而不能为公众所使用的情况,采用了“涂黑”技术对敏感文字加以屏蔽,以进一步提高外交档案的开放比例。
  自2004年外交部首次向社会开放解密外交档案至今,到2006年已经分两批向社会开放了1949年到1960年外交工作形成的4万多件解密档案。截至目前,已经为3400多人次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了查阅服务,其中包括国外利用者700多人次。此次第三批开放外交档案再次体现了外交部坚持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宗旨,也是外交部档案馆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外交档案工作“服务外交、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