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映《大学笔记》手稿捐赠中央档案馆
1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伴着热烈的掌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将在捷克留学期间的大学笔记手稿交到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档案馆原馆长毛福民手中,毛福民代表中央档案馆接受捐赠并向李铁映同志赠送收藏证书,从而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李铁映同志《大学笔记》捐赠仪式暨学风座谈会”推向高潮。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等有关领导及李铁映同志同期留学的同学代表出席了捐赠仪式和座谈会。
捐赠仪式前,李铁映同志在会见毛福民、中央档案馆保管部主任许卿卿等人时深情地说,他们那一批留学生,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出国留学,肩负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愿望,满怀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克服了一切困难去努力学习。那些材料不仅是他个人的学习记录,也是当时那一代留学生学习生活的记录。他请毛福民代问馆局全体同志春节好,给大家拜个早年!
毛福民在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他受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委托,代表中央档案馆对李铁映同志捐赠《大学笔记》等档案资料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李铁映同志捐赠的大学笔记等档案资料,是我国赴捷克留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国留学生学习的情况,展现了李铁映同志那一代满怀报国热忱的青年的优良学风。同时,也映射出中捷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这批手稿档案对于我国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及中捷关系的研究和对当代青年学生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毛福民介绍,中央档案馆具有世界一流的保管条件,现存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共350多万卷、册。李铁映同志的捐赠,进一步丰富了中央档案馆馆藏。毛福民在讲话中表示,欢迎更多的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档案馆捐赠对党和国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手稿、工作记录、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以使这些宝贵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6卷本《大学笔记》,收录了李铁映同志1955年至1961年在捷克查理大学数理学院留学时的大学笔记。该书为了解研究那一时期的中捷关系、捷克的大学教育和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了李铁映同志和那个时期我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精神风貌。
捐赠仪式前,李铁映同志在会见毛福民、中央档案馆保管部主任许卿卿等人时深情地说,他们那一批留学生,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出国留学,肩负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愿望,满怀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克服了一切困难去努力学习。那些材料不仅是他个人的学习记录,也是当时那一代留学生学习生活的记录。他请毛福民代问馆局全体同志春节好,给大家拜个早年!
毛福民在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他受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委托,代表中央档案馆对李铁映同志捐赠《大学笔记》等档案资料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李铁映同志捐赠的大学笔记等档案资料,是我国赴捷克留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真实再现了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国留学生学习的情况,展现了李铁映同志那一代满怀报国热忱的青年的优良学风。同时,也映射出中捷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这批手稿档案对于我国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及中捷关系的研究和对当代青年学生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毛福民介绍,中央档案馆具有世界一流的保管条件,现存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共350多万卷、册。李铁映同志的捐赠,进一步丰富了中央档案馆馆藏。毛福民在讲话中表示,欢迎更多的老领导、老同志向中央档案馆捐赠对党和国家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手稿、工作记录、照片、录音、录像等档案资料,以使这些宝贵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6卷本《大学笔记》,收录了李铁映同志1955年至1961年在捷克查理大学数理学院留学时的大学笔记。该书为了解研究那一时期的中捷关系、捷克的大学教育和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体现了李铁映同志和那个时期我国留学生报效祖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