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友人哈尔滨市档案馆“寻根”
东北网7月11日讯 9日上午,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伊萨耶夫?谢尔盖参赞携两位乌克兰市民为追寻20世纪上半叶乌克兰人在哈尔滨的生活轨迹,来到哈尔滨市档案馆查阅资料。这是市档案馆今年以来首次接待以外国政府名义来馆查阅档案的外国友人。
据市档案馆秘书处陈伟国主任介绍,在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是一个移民云集的国际化都市,当时有20多个国家的侨民定居哈尔滨。其中俄侨和欧侨有15至2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二,市档案馆保留了几万卷(件)具有历史价值的外侨个人资料。
据了解,近年来,曾有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捷克等多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到市档案馆查阅当年资料。今年3月,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为了解当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乌克兰人整体情况,提出要查阅该馆外侨档案资料的申请,经与外交部协商,确定了本次哈尔滨“寻根之旅”。
为了给国际友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市档案馆多次与乌克兰驻华大使馆联系,并调阅了350卷外侨档案,筛选了109份可供查阅的乌侨户籍登记档案。
9日,乌克兰客人来到市档案馆,查阅了乌克兰侨民在哈的户籍登记档案,这些档案记述了当年在哈的乌克兰人姓名、出生年月、宗教、技能、职业、婚姻关系、家族等情况,为他们掌握和了解20世纪上半叶109位乌克兰人在哈的情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
据市档案馆秘书处陈伟国主任介绍,在上世纪20年代,哈尔滨是一个移民云集的国际化都市,当时有20多个国家的侨民定居哈尔滨。其中俄侨和欧侨有15至2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二,市档案馆保留了几万卷(件)具有历史价值的外侨个人资料。
据了解,近年来,曾有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捷克等多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到市档案馆查阅当年资料。今年3月,乌克兰驻华大使馆为了解当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乌克兰人整体情况,提出要查阅该馆外侨档案资料的申请,经与外交部协商,确定了本次哈尔滨“寻根之旅”。
为了给国际友人提供高质量服务,市档案馆多次与乌克兰驻华大使馆联系,并调阅了350卷外侨档案,筛选了109份可供查阅的乌侨户籍登记档案。
9日,乌克兰客人来到市档案馆,查阅了乌克兰侨民在哈的户籍登记档案,这些档案记述了当年在哈的乌克兰人姓名、出生年月、宗教、技能、职业、婚姻关系、家族等情况,为他们掌握和了解20世纪上半叶109位乌克兰人在哈的情况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