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遗物 珍贵的档案
胡娟的团员证、江雨晴的插画本、谢鑫婧的跆拳道训练证……这些物品记录着孩子们曾经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亲人和人们今后缅怀他们的寄托。
为了妥善保存好这些遇难者遗物,成都市档案局专门来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和聚源中学废墟现场,将遇难师生的遗物收集起来统一保管。截至目前,第一批200余件照片、作文、证件等已全部登记造册,成为成都市首批珍贵的“灾难记录”。
让档案还原真实场景
“这个就是四二班的最后一堂课,刘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板书,在讲邓稼先爷爷的故事……”留在黑板上的板书清晰地讲述着当时的情况。
“这是新建小学四二班,在去年六一演出完后的合影。”边整理着这些照片,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的姬勇边声音哽咽地给记者介绍着。“这个班原来有4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后,28名学生和班主任刘老师都遇难了。”
除了这些照片、图画、作文,还有一些实物档案是不能带回档案馆的,比如孩子们在墙上的涂鸦,老师们上课时书写的板书,但是这些,档案局(馆)都将他们一一拍摄下来完好保存。
捐赠电话87320730
据悉,地震发生后,档案局(馆)积极收集保管好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的档案,但同时,档案局(馆)的领导干部也认为,将地震亲历者和遇难者的照片等资料纳入档案收集的范围,确保此次抗震救灾档案资料征集整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考虑,姬勇和几名同事来到都江堰,征集受灾严重的聚源中学和新建小学现场的地震遗留实物类档案。姬勇说,他们收集与这次地震有关的档案,就是要通过一件件真实的实物,记录下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既是对所有遇难者的纪念,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姬勇告诉记者,接受每一份档案,他们都将出具收条,让遇难者家属放心。此外,他们还将一直收集关于汶川大地震各方面的档案资料。
为了妥善保存好这些遇难者遗物,成都市档案局专门来到都江堰市新建小学和聚源中学废墟现场,将遇难师生的遗物收集起来统一保管。截至目前,第一批200余件照片、作文、证件等已全部登记造册,成为成都市首批珍贵的“灾难记录”。
让档案还原真实场景
“这个就是四二班的最后一堂课,刘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板书,在讲邓稼先爷爷的故事……”留在黑板上的板书清晰地讲述着当时的情况。
“这是新建小学四二班,在去年六一演出完后的合影。”边整理着这些照片,市档案局政策法规处的姬勇边声音哽咽地给记者介绍着。“这个班原来有4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后,28名学生和班主任刘老师都遇难了。”
除了这些照片、图画、作文,还有一些实物档案是不能带回档案馆的,比如孩子们在墙上的涂鸦,老师们上课时书写的板书,但是这些,档案局(馆)都将他们一一拍摄下来完好保存。
捐赠电话87320730
据悉,地震发生后,档案局(馆)积极收集保管好各级党委政府和机关的档案,但同时,档案局(馆)的领导干部也认为,将地震亲历者和遇难者的照片等资料纳入档案收集的范围,确保此次抗震救灾档案资料征集整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样的考虑,姬勇和几名同事来到都江堰,征集受灾严重的聚源中学和新建小学现场的地震遗留实物类档案。姬勇说,他们收集与这次地震有关的档案,就是要通过一件件真实的实物,记录下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既是对所有遇难者的纪念,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姬勇告诉记者,接受每一份档案,他们都将出具收条,让遇难者家属放心。此外,他们还将一直收集关于汶川大地震各方面的档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