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尘封的万卷档案
本报讯(记者杨斌鹄)昨日,省档案馆向社会和公众开放1970年至1976年省级机关单位形成的档案,其中有大量的“文革”档案,绝大部分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开放,比较特殊和敏感。只要是我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均可利用这些已经开放的档案。
从1980年以来,省档案馆已先后4次向社会开放档案184840卷,很大程度满足了社会各界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为广大群众历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凭证和依据。此次是省档案馆第5次向社会开放档案,这次开放的档案是1870年至1976年省级单位形成的档案,共10958卷。开放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谈话记录;中央关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基本建设的大政方针;1970年至1976年陕西省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法规以及接待外宾的计划、安排、部署、总结;外事工作的政策、规定已经接待外宾的计划、安排、总结等;省直机关及下属单位有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工作计划总结、财务管理、会议文件、情况反映等。这批档案绝大部分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开放,其中有毛泽东给各省、市、区党委书记的信;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等领导人关于国内形势的指示;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要点。反映襄渝线铁路建设、宝鸡峡工程筹建、三门峡库区治理的文件;反映干部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实施方案、人员名册等。
为了方便查阅,省档案馆已经编制了开放目录和案卷级机读目录,适合不同层次利用者方便查阅。我国公民和组织持有身份证、工作证、学生证、介绍信等合法证明均可利用已开放档案。外国人或者国外组织利用已开放档案,须经外事部门和统战部门的介绍,省档案馆同意后,即可提供。
信息来源:星辰在线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