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安徽: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后档案利用提高4倍

作者:余育红 束维兵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0-09-17 10:5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余育红 特约记者 束维兵) 日前,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就全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督查情况发出通报。通报肯定了“模改”的成效,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要求。
    安徽省委、省政府组成4个督查组分赴全省17个市、34个县(区),对改革工作进行督查并形成了通报。通报从6个方面肯定了“模改”所取得的成效。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模改”工作,均成立了“模改”领导小组。同时,各地“两办”均印发了“模改”实施方案,并出台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二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做好专业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工作。三是加强对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截至2009年底,安徽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1348万卷(件),是“模改”前的3.1倍,馆藏专业档案与文书档案的比例由原来的1∶6变为现在的5∶1。四是档案利用数量大幅增长。2006年至2009年,安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年均接待档案利用者20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63万卷(件),是“模改”前的4倍。五是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档案保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六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对于“模改”工作存在的问题,通报也进行了列举,即进展不平衡,县级快于市级,南片好于北片;专业档案流转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档案人员编制不足;档案馆库建设滞后。对此,通报要求各地着力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档案馆库容量不足、人员不足等问题,督促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专业档案流转机制,适时“回头看”,为“模改”深入推进提供必要的条件。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