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利用档案资源推进反贪查案信息化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10 15:57: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加大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不断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办案材料的基础管理,使沉睡的案卷档案变为可用来进行即时分析、研究的信息资料。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侦查局和档案室联手,将1998年以来查办的136件贪污贿赂案件的《立案请示》、《侦查终结报告》、《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刑事判决书》或《刑事裁定书》、《撤案决定书》等近3000份法律文书从档案卷内调阅出来,全部扫描进电脑,并将每份文书按照立案的年份、案件的名称进行了编辑处理。同时,运用电脑的excel软件制作成“反贪案件基础数据库”,将1988年以来查办的756件贪污贿赂案件的案号、立案时间、犯罪嫌疑人身份情况、立案、侦查终结、补充侦查、判决或撤案(不起诉)、赃款赃物和卷宗处理情况等办案环节共41个子项目的详细情况输入电脑,并制作检索目录,实现了贪污贿赂案件基本情况的即时查询功能。
    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信息库系统以“案件基础数据库”为核心,以数字化的“案件资料信息库”为基础,以规范化的数据输入和维护规则为保障,在反贪办案中发挥出了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有利于对案件查办全流程的管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具有调查取证难、操作环节多、办案周期长等特点,有的案件从立案、侦查终结到最终作出处理决定长达3年,有的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畏罪潜逃,到最后结案所跨年度更长。建立反贪办案信息库系统,能够实现对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案件情况进行全流程的管理。通过将案件变化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文书资料及时输入电脑,确保了各项统计调研分析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和有效,提高了案件材料信息管理的水平。
    二是提高了信息的查询质量和效率。以往为调研、统计、考核或了解某些案件情况等不同目的,办案人员需要调阅厚厚的档案资料,逐页翻找,有的资料还需要摘抄、复印,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且查询的结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办案信息库系统建立后,可以直接进入电脑查询,通过检索目录能够即时查询到相关信息,需要的案件基础信息或主要法律文书直接打印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便于完成高难度的统计分析和动态研究。通过建立办案信息库系统,可以利用电脑的计算、排序等功能,测算各个阶段的办案周期、案发周期、涉案数额、犯罪嫌疑人年龄分布、身份职务等,以及各个办案阶段的案情变化情况,为领导决策、犯罪侦查和问题分析研究服务,比以往通过查阅档案统计既方便又准确。
    四是为准确、快速侦破案件提供信息支持。腐败现象往往通过权力、利益网滋生蔓延,同一区域内的职务犯罪案件可能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将贪污贿赂案件的档案信息化,将“死”资料变成“活”信息,可以随时将每一件受理的犯罪线索进行比对分析,查询历年来相关系统、部门内,相近职务上,相同环节中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为办案人员打开侦查思路提供信息支持。
    将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案卷档案数字化以后, 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先后为统计主办检察官十年前后办案数量变化情况、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潜伏期规律分析(从首次作案到立案时间的变化、分布情况)、撤案案件原因的分析、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的各项数据统计、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特点的分析、查办窝串案的经验总结等工作提供统计数据和案卷资料查询,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圆满的效果,提高了案卷档案利用率和效果,为反贪办案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普陀区人民检察院)

信息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