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稳妥推进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精心组织,深入探索,加强规范,努力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
2003年和2004年,国家档案局先后在上海召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课题研讨会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座谈会,对上海市档案部门开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成绩和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上海市档案局先后制发《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关于在本市市级机关、人民团体推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机关电子公文累积总量近100万件;在近5成机关,现行文件中电子公文所占比例超过50%;已有近30家市级机关全面推行了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市委统战部等5家机关已将2004年至2006年的2800多件归档电子公文以离线方式移交市档案馆。
上海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务办公系统与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统一建设模式,其特点是在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或地区统一建设的区域性政务网络协同办公系统中同时实现政务办公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两种功能,电子公文办文、处理和归档、利用均在一个系统内实现,归档前后的元数据无须在不同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提高了归档电子公文内容的真实性、元数据的完整性和利用的有效性,是目前条件下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理想模式;第二种是政务办公系统与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分头建设模式,其特点是政务办公与电子公文归档管理为分头建设的两个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区县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往往由区档案局主导建设,两个系统间互作接口,定期、批量地将政务办公系统中需归档的电子公文及其元数据导入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第三种是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先建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机关或区县往往统一的政务办公系统未建设或已经停用,由档案部门或区县档案局先开发建设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将各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处于随意状态中的电子公文统一收集和集中管理起来,同时预留了与政务办公系统的接口,为过渡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开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过渡模式。
近年来,上海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科技研究,先后完成了《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方法研究》、《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研究》、《通用电子文件的鉴定与保管期限表的研究》、《基于政务网的档案与现行文件共享与管理系统》等一批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全市近几年档案科研立项中,以电子文件管理为中心的档案信息化课题项目所占比重每年都在65%以上。大量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和智力支持。为了以点带面推进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市档案局于2006年选择18个市级机关开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使全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工作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上海市档案局将在总结18个试点单位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推广经验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分类指导;组织试点单位和有关软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系统开发、研制的专题研修和系统软件推广活动,力争2至3年内,市级机关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基本做到全覆盖。同时,大力加强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市档案局将组织对国内外电子公文管理相关标准的专题研究,结合试点工作修订《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年内颁布实施;组织编撰《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实用手册》;研究制订《上海市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技术规范》、《电子档案移交档案馆实施办法》等标准、规范,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电子公文归档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