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才市场大量档案“休眠”
刚刚渡过3个月的人事档案办理高峰,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室内,今年新增档案较去年增长一倍。这密密麻麻的牛皮纸袋子里密封的,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忠实记录,更是一个个缩写的生命轨迹。
据工作人员统计,这些至关重要的人事档案,有四成左右被主人暂忘,因不同程度的欠费陷入几个月到十余年不等的“休眠期”,而档案“休眠”可能给个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现象
档案最长“睡”十年
常立平不愿意用“死档”、“弃档”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档案室中沉寂了很久的人事档案,比较而言,他更喜欢称它们为“休眠”。他一再强调:“这些档案的主人只是暂时用不上忽略了它们。”
作为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常立平主管该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常立平正襟危坐,遇到某条政策不能确定时,他便起身从橱柜中翻找政策出处。常立平总是说,档案是个人身份的证明,丝毫马虎不得,这不只是对人事档案管理者提的要求,也是对人事档案所有者的提醒。
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共有多少份档案?常立平称之为机密,但他透露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今年新增的人事档案数量几乎是去年的两倍。“择业期内的高校毕业生免收2年人事代理费(包括免除档案管理费),普通的人事档案管理费也自去年11月起由每年360元降为每年240元,这些都导致了人事档案数量的增加。”
常立平表示,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有四成左右的人事档案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费,欠费时间短的几个月,最长的达10余年。
原因
“休眠”多因“流浪”起
正在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补缴档案管理费的肖先生告诉记者,毕业3年来,他频频跳槽,奔波在不同的城市,始终处于“流浪”状态。如果不是单位近日要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自己还想不到要关心一下自己的档案。
常立平指出,“流浪”直接导致人事档案的“休眠”。他说:“现在人们的工作流动性大,个体小企业等对人事档案又没有要求,致使一些‘流浪’的员工遗忘了自己的档案。”
他还指出,一些从事个体工作人员,由于暂时用不着档案,便对放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档案长期不闻不问。另外,确实存在一些经济困难的存档者,如下岗职工,他们多因无力承担档案管理费而任由其人事档案“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档案库里。
影响
人事档案“休眠”麻烦不少
人睡着了,身心可以得到休养;人事档案“睡着”了,带来的只能是麻烦。
刚刚毕业的刘同学目前准备考研,临近报名才从招生办老师口中得知自己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人事档案在自己手中,无法报名。刘同学的“口袋档案”事件不是个案,常立平告诉记者,自己就经常碰到类似情况,“因为人事档案有问题,结不了婚、办不了计生证明等情况时有发生。”
据介绍,人事档案是参加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录的必要政审材料;是开具婚育证明、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的必要依据;升学考研也必须开具人事档案的证明。另外,档案还是职称评定与转正定级的重要参考材料;是记录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参保时间的载体。一旦档案进入“休眠”,档案管理部门将停止为“休眠”档案的主人办理社会保险,工龄也会出现中断。
除了这些影响,常立平还算了一笔经济账。他说,档案主人要重新使用档案,不仅要补缴档案管理费,还要加收一定数量的滞纳金,欠费时间越长,滞纳金越多,得不偿失。
河北师范大学负责户籍管理的段姓处长无奈地说,“在我们学校,毕业生没能及时将档案办理“干净”的人很多,每十个毕业生中至少有一两名会遭遇人事档案给个人生活和学习带来的麻烦。”
提醒
“休眠”档案应及时“唤醒”
“休眠”档案宛若睡美人,只要等来王子的吻仍可醒来,补缴档案管理费和滞纳金,完整的“休眠”期间的工作证明堪称“王子之吻”。据介绍,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之内为择业期,这段时间内“休眠”的档案只要补缴档案管理费和滞纳金,就可正常办理相关手续;高校毕业生毕业2年到5年间的“休眠”档案要重新启用,不仅要补缴费用,还要到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休眠”时间超过5年的档案,则要补缴费用并重新办理录用聘用手续。常立平表示,档案“休眠”期间,只要档案主人保存有完整的工作证明和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仍可办理社会保险续缴和工龄接续等手续。
常立平还提醒说,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更严禁个人保管他人或自己的人事档案。如果档案主人握有“口袋档案”导致档案“休眠”,应尽快将档案交回原单位或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如果档案袋被打开,里面的资料需要经过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如果档案资料遗失,还要到原单位去补充和确认。
档案“丢失”尽快寻找
对于那些不知自己档案“身在何方”的人士,常立平则建议毕业生要与参加工作前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外地毕业生也可向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咨询;已经多次变换工作的人要向第一家用人单位进行咨询。如果档案被单位遗失,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该单位取得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休眠”档案可以醒来,有些资料或记录可能会因时间久而无法补充,从而给档案主人带来麻烦和损失。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呼吁这些“休眠”档案的主人,要快一点唤醒自己的档案;办理档案托管业务的个人,也应按时缴纳档案托管费用。
“流浪”毕业生可选人事代理
人事档案不是普通文件,可随时带在身边,应该给人事档案找个怎样的“家”,既不冷落它又使用方便呢?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开发部负责人为不同人群分别支招,每个面临档案管理苦恼的个人均可对号入座。
1.高校毕业生确定工作单位的,最好将人事档案交由该工作单位统一管理。
2.高校毕业生如计划回生源地就业,毕业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到生源地人事局办理毕业报到手续,并把档案转入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保存,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得到保障。
3.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暂无工作单位,在择业期内(毕业后两年的时间以内)可选择将人事档案存放到原毕业院校进行免费保管,两年后无接收单位再自动打回原籍。需要提醒的是,院校对人事档案只能起到保管的作用,也只能办理转出手续,没有开具任何相关证明或接续工龄、代缴社会保险的权力。
注:这些毕业生也可选择将人事档案委托省、市级人才市场托管,以便于自己将来的转正定级、调整档案工资和连续计算工龄。托管期间,档案主人可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也可根据个人情况由托管单位代缴各种社会保险,并可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
毕业生个人委托人事代理办理流程
1、与省人才市场签订《毕业生个人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将协议书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
3、领取《报到证》并投递档案;
4、提交档案和《报到证》复印件,与省人才市场签订《存档合同》;
5、两年择业期内免收档案管理费,两年后接续档案管理费(目前档案管理费为20元/月)。
档案“丢失”尽快寻找
对于那些不知自己档案“身在何方”的人士,常立平则建议毕业生要与参加工作前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外地毕业生也可向原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咨询;已经多次变换工作的人要向第一家用人单位进行咨询。如果档案被单位遗失,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该单位取得联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休眠”档案可以醒来,有些资料或记录可能会因时间久而无法补充,从而给档案主人带来麻烦和损失。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呼吁这些“休眠”档案的主人,要快一点唤醒自己的档案;办理档案托管业务的个人,也应按时缴纳档案托管费用。
“流浪”毕业生可选人事代理
人事档案不是普通文件,可随时带在身边,应该给人事档案找个怎样的“家”,既不冷落它又使用方便呢?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开发部负责人为不同人群分别支招,每个面临档案管理苦恼的个人均可对号入座。
1.高校毕业生确定工作单位的,最好将人事档案交由该工作单位统一管理。
2.高校毕业生如计划回生源地就业,毕业时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到生源地人事局办理毕业报到手续,并把档案转入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保存,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得到保障。
3.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暂无工作单位,在择业期内(毕业后两年的时间以内)可选择将人事档案存放到原毕业院校进行免费保管,两年后无接收单位再自动打回原籍。需要提醒的是,院校对人事档案只能起到保管的作用,也只能办理转出手续,没有开具任何相关证明或接续工龄、代缴社会保险的权力。
注:这些毕业生也可选择将人事档案委托省、市级人才市场托管,以便于自己将来的转正定级、调整档案工资和连续计算工龄。托管期间,档案主人可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也可根据个人情况由托管单位代缴各种社会保险,并可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
毕业生个人委托人事代理办理流程
1、与省人才市场签订《毕业生个人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2、将协议书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报到证》;
3、领取《报到证》并投递档案;
4、提交档案和《报到证》复印件,与省人才市场签订《存档合同》;
5、两年择业期内免收档案管理费,两年后接续档案管理费(目前档案管理费为2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