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某工程团从废墟中抢挖出数万元份重要档案资料
今天,第二炮兵某工程团官兵已从北川县委办公楼地震废墟中抢挖出2万余份重要档案资料,使北川县的历史得到安全保留。
据了解,北川县机要室、档案局均位于县委办公楼6楼,里面存有北川县自民国1937年以来的所有档案资料,有土地民权、文书封印,也有机要密码、重要文电等。被誉为北川县的历史博物馆。据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介绍,档案局和机要室里共存有各种机要档案8万卷(册),此次特大地震,县委办公楼全部跨塌,所有珍贵历史资料被掩埋。如果不及时抢挖出来,不仅北川县被埋了,北川的历史也将化为乌有。
北川埋了,北川的历史绝不能被埋。5月19日上午,应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请求,该团政委孙乐带领23名经过精心挑选的官兵,在县政法委张书记、办公室主任马云的协助下,紧急赶往北川县委大院抢挖机要室、档案局重要资料。当时,前往北川县的唯一桥梁在地震中断裂,没有路,官兵们就利用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重新开路,半小时后,官兵终于来到了县委大院,此时的县委大院已经面目全非,除家属楼残存部分外,县委办公楼全部倒塌,现场一片废墟。
为了尽快安全抢挖出档案资料,考虑到档案局地震发生时可能还有工作人员,官兵们现场拟定了两套抢挖方案,先用破碎锤从已经倒塌的办公楼顶部打通了一个小孔,官兵钻进6楼查看情况,在确认没有幸存者后,再动用大型装备将办公楼打开一个切口,官兵由切口进入重要档案资料一一传出,放置在新搭建的专用帐篷里。
抢挖过程中,官兵们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当从县档案局副局长谢守兵那里得知档案局里除了有文件资料外,电脑里还有大量文本文件时,副排长童絮新等迅速从废墟中找到被损坏的电脑,将硬盘全部拆卸下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历史资料完整。政委孙乐现场告诉记者:“如果档案缺一页,少一点,北川的历史就会出现空白,我们宁愿辛苦一点,小心一点,也要保证北川的历史完好无损。”
记者在现场随手拿起一份资料,这是一份1979年的人民代表大会选票,虽然选票纸张已经发黄,但里面各候选人的选举情况依旧清晰可见。
截止记者发稿时,该团官兵还在日夜抢挖,预计在两日内将档案局里剩余的所有档案全部抢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