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市县档案馆库建设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
档案馆是国家档案事业的主体,也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今年二月召开的广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来自韶关、梅州、湛江、汕尾、阳江、揭阳六个代表团的59名人大代表就扶持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档案馆建设共提出了6个建议案,档案馆库建设再次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之一。
自2003年档案馆建设纳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以来,广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省档案局在惠州召开的档案馆舍建设现场会的要求,努力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逐步推进档案馆建设,为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档案以及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提供重要场所和服务平台。目前,全省仍有11个地级市、70个县的档案馆舍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7个县完全没有档案馆舍,尤其是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市县档案馆馆舍狭小,年久失修,严重老化,功能单一,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接收和安全保管,也阻碍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这一状况引起了许多省人大代表的注意。在2004年和2005年的省人大会议上,省人大代表都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高度责任感,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加强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档案馆建设向大会提出建议案。
人大代表提出的这些建议案,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人大教科文卫委专门就此进行了调研,省财政已连续3年共安排了1200万元资助了5个地级市和1个县的档案馆舍建设。作为建议主办单位和全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省档案局对此十分重视,徐大章局长在4月6日召开的处级干部学习实践“排头兵”活动汇报会上强调,要按照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会议的要求,将办理代表建议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要求有关职能处室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形成一个指导性意见,为省领导当好参谋,在实践“排头兵”活动中切实推动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档案馆建设,并进一步加强与协办单位省财政厅的联系,认真、及时地将办理情况答复有关代表。(省档案局办公室 郑泽隆)
信息来源:广东档案信息网
摘编:重庆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