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档案局提供90余条抗震救灾建议经验
据了解,汶川大地震震灾发生后,唐山市档案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查阅馆藏“唐山地震专题”档案500余卷,积极为抗震救灾建言献策。唐山市档案局按照“人员搜救”、“疫病防控”、“伤员救治转移”、“社会秩序稳控”、“孤儿救助”、“防震抗震简易房建设”、“救灾物资的发放”等专题,通过对唐山地震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后,对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90余条建议,并上报有关部门。
在唐山市档案局疏理的抗震救灾经验中,特别提到了牲畜饲料问题。据他们介绍,唐山大地震造成140多万间牲畜圈棚倒塌,致使大量牲畜流散。唐山市立即将这些牲畜收拢圈养,但由于饲料大多被埋在废墟中,很快出现了饲料短缺问题。当时采取的做法,一是挖出被埋的粮食,将未变质的作为牲畜饲料;二是寻找青草当饲料。因此唐山市方面建议,对于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区,除采用上述办法解决饲料问题外,还可在调拨抗震救灾物资时,考虑调拨足够的牲畜饲料。
四川省档案局一位朱姓工作人员称,唐山市档案局提供的抗震救灾经验非常有用,特别是唐山市档案局提供的灾后档案抢救经验对他们尤其有借鉴意义。
在唐山市档案局疏理的抗震救灾经验中,特别提到了牲畜饲料问题。据他们介绍,唐山大地震造成140多万间牲畜圈棚倒塌,致使大量牲畜流散。唐山市立即将这些牲畜收拢圈养,但由于饲料大多被埋在废墟中,很快出现了饲料短缺问题。当时采取的做法,一是挖出被埋的粮食,将未变质的作为牲畜饲料;二是寻找青草当饲料。因此唐山市方面建议,对于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区,除采用上述办法解决饲料问题外,还可在调拨抗震救灾物资时,考虑调拨足够的牲畜饲料。
四川省档案局一位朱姓工作人员称,唐山市档案局提供的抗震救灾经验非常有用,特别是唐山市档案局提供的灾后档案抢救经验对他们尤其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