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档案局援手四川抗震救灾
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大地震灾害后,唐山市档案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急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
唐山市档案局局长杨铁生牵头,组织全局主要力量,分四个小组,加班加点,对唐山大地震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先后调阅档案资料和相关刊物500多卷(次),总结借鉴唐山抗震救灾经验,为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提出相关建议。截至5月18日,已就震后人员搜救,震区卫生防疫,震后遇难者尸体处置,灾区伤员救治与转移,震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灾民安置,做好地震孤儿、孤老、伤残人员安置,救灾物资的管理与发放,灾民简易房建设,地震死亡牲畜处理和加强牲畜、家禽管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灾区群众自助自救和灾区学校尽快恢复教学12个专题提出了90多条建议,先后报市委办公厅和国家档案局。这些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目前,这些建议已被国家档案局网站、中国档案资讯网、四川省档案局网站全文登载,四川省档案局特意将这些建议报送四川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中午,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与唐山市档案局局长杨铁生通了电话,对唐山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计献策给予高度赞扬,充分肯定了唐山市档案局利用唐山大地震档案为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提供智力支持的做法。
5月15日,唐山市档案局向四川省、重庆市、甘肃省、陕西省、湖北省等档案部门致发慰问函。向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受到巨大损失的灾区人民及档案战线的同仁们表示了真诚的关切和诚挚的慰问。同时,根据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档案管理情况及以后收集、抢救、利用档案工作的经验教训,就档案馆现存档案震后抢救保护、抗震救灾专题档案的收集、建立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慰问函发出后,中国新闻网、四川档案网、重庆档案网全文登载了慰问函。四川省档案局发来感谢信,向唐山市档案部门干部职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重庆市档案局打来感谢电话,并表示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档案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尽最大努力把地震档案工作做好。
5月18日晚,唐山市档案局接四川省档案局电话,希望唐山市档案局提供唐山市震后恢复建设方面的相关档案资料。唐山市档案局连夜抽调人员,查阅大量唐山大地震档案资料,为四川省档案局复印、电传了唐山市恢复建设整体规划及相关文件。同时,还主动为四川省档案局提供了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网络及各组人员构成情况。
唐山市档案局局长杨铁生牵头,组织全局主要力量,分四个小组,加班加点,对唐山大地震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先后调阅档案资料和相关刊物500多卷(次),总结借鉴唐山抗震救灾经验,为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提出相关建议。截至5月18日,已就震后人员搜救,震区卫生防疫,震后遇难者尸体处置,灾区伤员救治与转移,震后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灾民安置,做好地震孤儿、孤老、伤残人员安置,救灾物资的管理与发放,灾民简易房建设,地震死亡牲畜处理和加强牲畜、家禽管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加强灾区群众自助自救和灾区学校尽快恢复教学12个专题提出了90多条建议,先后报市委办公厅和国家档案局。这些建议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目前,这些建议已被国家档案局网站、中国档案资讯网、四川省档案局网站全文登载,四川省档案局特意将这些建议报送四川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5月17日中午,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与唐山市档案局局长杨铁生通了电话,对唐山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档案部门职能作用,为四川地震灾区献计献策给予高度赞扬,充分肯定了唐山市档案局利用唐山大地震档案为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提供智力支持的做法。
5月15日,唐山市档案局向四川省、重庆市、甘肃省、陕西省、湖北省等档案部门致发慰问函。向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受到巨大损失的灾区人民及档案战线的同仁们表示了真诚的关切和诚挚的慰问。同时,根据32年前唐山大地震时档案管理情况及以后收集、抢救、利用档案工作的经验教训,就档案馆现存档案震后抢救保护、抗震救灾专题档案的收集、建立地震遗址实物档案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慰问函发出后,中国新闻网、四川档案网、重庆档案网全文登载了慰问函。四川省档案局发来感谢信,向唐山市档案部门干部职工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重庆市档案局打来感谢电话,并表示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档案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尽最大努力把地震档案工作做好。
5月18日晚,唐山市档案局接四川省档案局电话,希望唐山市档案局提供唐山市震后恢复建设方面的相关档案资料。唐山市档案局连夜抽调人员,查阅大量唐山大地震档案资料,为四川省档案局复印、电传了唐山市恢复建设整体规划及相关文件。同时,还主动为四川省档案局提供了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组织网络及各组人员构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