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00后”档案学子踏入大学校园
近几日,来自五湖四海的2018级新生集结至全国各大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也迎来了首批“00后”档案学子,全国档案教育事业又汇入了新生力量。
据悉,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本科新生有94人、硕士新生为95人、博士新生为20人。本科信息资源管理大类的学生将于大二划分专业。根据往年数据来看,其中30%至40%的本科生将选择档案学专业,档案学硕士招生人数为40人,档案学博士招生人数为10人。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的档案学专业招收新生49名,其中4年制本科生39名,两年制专升本10名。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数量连续3年上升,达到77.6%,档案专业招生情况持续向好。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列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可胜任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开设了“档案学概论”“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鉴辨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古代典籍”“明清史与明清档案”“方志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程。
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是市属高校中唯一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基地,积极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政企合作为平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档案学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建立了以北京市档案局馆(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的34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档案装裱修复等4个校内专业实验室。此外,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根据北京地区社会需求,建立了对应的3种岗位的课程群,其中对应档案管理岗位的课程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等,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组或者两组课程群与其他专业相关课程群。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获悉,两校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率都达100%,陆续为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文件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知识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各级各类档案馆,文档管理软件公司和文档管理服务公司,以及相关教育和科研单位等输送了大批档案人才。其中,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已为北京市和全国档案行业培养了2400余名档案专业人才。
据悉,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本科新生有94人、硕士新生为95人、博士新生为20人。本科信息资源管理大类的学生将于大二划分专业。根据往年数据来看,其中30%至40%的本科生将选择档案学专业,档案学硕士招生人数为40人,档案学博士招生人数为10人。
2018年,北京联合大学的档案学专业招收新生49名,其中4年制本科生39名,两年制专升本10名。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数量连续3年上升,达到77.6%,档案专业招生情况持续向好。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列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可胜任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开设了“档案学概论”“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鉴辨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古代典籍”“明清史与明清档案”“方志学”“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程。
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是市属高校中唯一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基地,积极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政企合作为平台、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档案学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建立了以北京市档案局馆(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核心的34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档案装裱修复等4个校内专业实验室。此外,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根据北京地区社会需求,建立了对应的3种岗位的课程群,其中对应档案管理岗位的课程包括“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等,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组或者两组课程群与其他专业相关课程群。
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获悉,两校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率都达100%,陆续为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办公部门、文件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知识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国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各级各类档案馆,文档管理软件公司和文档管理服务公司,以及相关教育和科研单位等输送了大批档案人才。其中,北京联合大学档案学专业已为北京市和全国档案行业培养了2400余名档案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