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飞机项目档案 一次检查多个成效
本报讯 为配合大运飞机项目设计定型(鉴定)工作的开展,确保各研产单位顺利通过资料审查验收,并为后续的档案成套进馆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指导各单位建立完善文件档案工作流程和机制,近日,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大飞机项目办公室与航空工业档案馆共同组织开展了项目定型(鉴定)前大运项目研制过程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工作情况检查。来自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的50余名档案工作专家开展了现场检查。
检查组依据《大运飞机项目飞机设计定型(鉴定)档案资料检查工作方案》《大运飞机项目飞机设计定型(鉴定)档案资料检查内容、标准和方法》等有关要求,遵循大型复杂航空器产品的研制规律,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在航空、电子、航天、民营等行业选取了二级、重要三级配套产品的单位42家,对其中200余项产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工作情况、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现行文件有效性控制、项目数据管控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发现,各研产单位都开展了与产品研制任务同步的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工作;多数单位开展了由单位型号管理部门牵头、档案部门组织实施的相关产品文件材料形成归档工作的自查,有些正在整改;大多数单位开展了部分定型文件的编制工作。同时,检查发现各单位在产品档案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隐患,有很多是共性问题,比如,未能全面将文件形成与归档工作纳入各部门和人员职责、产品研制计划和考核工作;档案部门对型号产品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被动接收的多,主动收集、全面管控的少;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设计、图样、工艺、电子、质量、声像等类型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处于分散状态,未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等。
检查要求,各被检单位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拉条挂账、逐项整改,在2018年3月31日前将整改报告报送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型号办和档案馆。后续将结合2018年开展的第二批、第三批检查进行问题归零的“回头看”检查。
此次检查是继某工程设计定型档案检查之后的10余年以来,对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一次全面建设,是档案工作聚焦主业、融入科研生产的行动体现,也是对产品研制过程中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的规范性、档案工作体系、单位质量体系、研发体系等的梳理和“会诊”,为各项产品设计定型工作和档案资料审查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检查组依据《大运飞机项目飞机设计定型(鉴定)档案资料检查工作方案》《大运飞机项目飞机设计定型(鉴定)档案资料检查内容、标准和方法》等有关要求,遵循大型复杂航空器产品的研制规律,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在航空、电子、航天、民营等行业选取了二级、重要三级配套产品的单位42家,对其中200余项产品(项目)研制过程中的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工作情况、档案完整准确系统性、现行文件有效性控制、项目数据管控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发现,各研产单位都开展了与产品研制任务同步的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工作;多数单位开展了由单位型号管理部门牵头、档案部门组织实施的相关产品文件材料形成归档工作的自查,有些正在整改;大多数单位开展了部分定型文件的编制工作。同时,检查发现各单位在产品档案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隐患,有很多是共性问题,比如,未能全面将文件形成与归档工作纳入各部门和人员职责、产品研制计划和考核工作;档案部门对型号产品文件材料归档工作被动接收的多,主动收集、全面管控的少;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设计、图样、工艺、电子、质量、声像等类型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处于分散状态,未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等。
检查要求,各被检单位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拉条挂账、逐项整改,在2018年3月31日前将整改报告报送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型号办和档案馆。后续将结合2018年开展的第二批、第三批检查进行问题归零的“回头看”检查。
此次检查是继某工程设计定型档案检查之后的10余年以来,对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一次全面建设,是档案工作聚焦主业、融入科研生产的行动体现,也是对产品研制过程中文件材料形成与归档的规范性、档案工作体系、单位质量体系、研发体系等的梳理和“会诊”,为各项产品设计定型工作和档案资料审查验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