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档案学者揭秘270多年前中国的“特快专递”
新华社沈阳1月9日电 辽宁的一位档案学者指出,中国的特快专递历史至少可追溯到27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当时皇帝下达给督抚大臣的机密谕旨,不但专人寄、专人递、专人收,而且规格严整、限定时日,被称为“廷寄”。
辽宁省档案馆副馆长孙成德9日披露说,清朝初期,皇帝颁发谕旨都由内阁宣布,传抄各衙门递发执行。这种方式不易保密,而且比较迟缓。到了康熙中期,皇帝的机密谕旨改由内廷官员或亲王、大学士等承办,直接传达给督抚大臣。雍正7年设立军机处负责皇帝有关命令、指示的起草和传递,“廷寄”从此被广泛使用并形成制度。
孙成德披露说,清代“廷寄”发出后,一般就留在“受命官员”手中,由于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着一件清光绪31年军机处寄给候补侍郎廷杰的“廷寄”,正页共186个字,是光绪皇帝委派廷杰前往奉天(现沈阳)办理垦荒和查处土地事务的指示。这件“廷寄”历经百年,但信封、正页以及正页的包封用纸完好齐全,已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时代商报)
信息来源:东北新闻网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