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北京:“十三五”规划明确六项重点任务六方面保障措施

作者:李 花 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发布时间:2016-10-17 09:46:5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 花) 前不久,《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发展情况,阐明了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全市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6项重点任务和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强化依法治档方面,《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及时修订档案行政职权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强化对档案行政职权的监督和制约;制定全市档案业务标准,规范专业档案馆设置和区级档案馆未开放档案利用工作,制定北京数字档案馆建设等一批标准规范;抓紧研究制定修订涉及民生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实地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在强化档案服务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做好京津冀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同步做好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合理筹划、集约建设副中心档案管理用房;切实做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中所形成档案的收集与提供利用工作;规范管理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积极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做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档案的完整记录;市、区档案馆要加强馆藏档案信息的研究开发力度,开展重大专题档案的基础性编研和深层次研究;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工作制度,完善每年定期向社会开放档案的工作机制。
    在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全面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推广北京数字档案馆(北京电子文件中心)应用,不断提升档案数字资源整合共享利用和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底,各区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有条件的档案室要做到室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设完成北京数字档案馆,实现各区档案馆、市属移交单位与北京数字档案馆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在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市、区档案馆要依法开展对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和档案数字化副本的接收检验工作;强化进馆档案检查验收工作,提高进馆档案质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征集、主动拍摄、口述历史采集等工作,丰富国家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全市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归档制度,推行文件形成部门归档责任制,启动文件归档工作年度检查;加强电子档案、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等的收集。
    在强化档案安全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馆室设备设施,完善应急管理及灾备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的安全。“十三五”期间,各级档案部门要将档案安全制度建设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范畴,形成完整的档案安全工作制度体系,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
    在推进档案馆舍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多数区级档案馆达到国家规定的档案馆建设标准,切实满足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确保“十三五”期间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实施,《规划》从加强宣传贯彻、深化科学研究、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档案管理创新、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监督检查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包括适应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创新档案科研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全市档案人才培养规划,探索和实践重大活动档案接收进馆模式,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等。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