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山东国家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通过验收

作者:杨福运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5-08-08 09: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山东省国家电子文件管理试点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该试点工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档案部门进行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归档管理和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试点项目,实现了电子文件全程管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文档一体化管理、业务部门和管理流程的融合,解决了电子文件凭证作用和长期保存问题,具有示范推广价值,项目总投资达500万元。

该试点工程基于山东省电子政务内网,以省档案局为中心节点,实现对电子文件在形成、办理、归档、利用等关键环节的规范管理;研究支撑电子文件凭证价值作用的技术,探索解决政务电子文件凭证效力问题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解决政务电子文件长期保存问题的相关要素、保障技术和管理体制,实现电子文件的可信移交和接收、长期保存,以及具备凭证效能的共享和利用。

在应用平台建设方面,该试点工程按照国家试点工作要求,围绕规范通用电子文件形成办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等内容,完成了电子文件形成办理业务系统的规范化改造,建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系统和电子长期保存系统。在标准验证建设方面,试点工程遵循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概念,在验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等8项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山东实际,编写了《山东省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分类方案》《山东省电子文件系统接口规范》等9项业务标准和规范,有效保障了试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试点工程对山东省档案局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管理,对省直单位电子档案和数字化档案副本进行移交接收。自投入使用以来,省档案局使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归档整理文书类电子文件1827件、电子照片1212组;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系统累计接收省档案局、省教育厅、省妇联等单位电子档案逾5万件。在安全体系建设方面,试点工程通过采用标准公文编辑器、版式转换工具、数字签名、电子公章、可信时间戳、安全审计、容灾备份等技术,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以及电子档案的长期有效保存,实现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和信息安全。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