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起步看好 前景广阔----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07-04-10 16:28:00 浏览次数: 【字体:

   (特约记者 石大泱)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年初,广东省档案局要求各部门对照全国档案工作先进省市找差距、定目标,争取在“十一五”的起步之年打好开局。在全省档案部门的努力下,广东档案工作出现了思路新、起步好、勇争先的喜人局面,在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方面起步看好,前景广阔。
  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开展服务
  广东省档案局积极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服务,200多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项项有落实。该局制定了《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评分表》,从工程一开始就介入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加强对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现场指导和专项验收,并通过设立“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金册奖”,推动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今年9月,国家档案局在深圳市召开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座谈会,广东的经验和做法得到充分肯定。
  档案管理走进农村和社区,为谱写和谐广东的优美旋律服务。建立社区档案室被列入广东省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内容。到2006年7月,全省430个街道办事处已有298个实现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占总数的69%;5751个社区有5041个完成了社区建档任务,建档率为87.7%;20265个行政村有20057个完成了建档工作,建档率达到98.9%。
  档案馆库和档案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至2005年底,省财政共拨款1200万元资助云浮、清远、梅州、河源、揭阳等5个地级市的馆舍建设。今年以来,已有河源、梅州、云浮、乐昌、佛冈等5个市县新馆建成投入使用,深圳市新馆完成装修;广州、珠海、中山、湛江、潮州、揭阳6个地级市新馆已经当地政府批准立项,分别在进行设计和建设招标。今年9月,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由省档案局牵头会同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一起对粤东、粤西地级市和县(市)两级有关档案馆舍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拟在此基础上起草关于加强市县两级档案馆舍建设的意见,报省政府审批,统筹解决改善市县档案馆舍条件问题。
  以档案资源建设为基础,档案馆各项业务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特点之一是资源建设有新的突破。省档案馆共接收30万卷档案进馆,并接收了省政府50多年来对外交往中获赠的礼品等实物档案1000多件;各市、县、区档案馆共接收各类档案70多万卷,使馆藏结构更加合理。二是开展创建示范档案馆活动。目前,已有南海、顺德、番禺3个馆和一批省直单位被评为广东省示范馆、室。今年4月,省档案局制发了《广东省省直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办法》,将档案工作年度评估范围扩大到省直单位。三是省馆鉴定开放档案1万多卷件,开放文革期间档案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抓好基地建设和声像拍摄工作
  广东省档案局努力把档案馆建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中小学生的校外课堂。年初,省文明委、省委宣传部命名省档案馆为“广东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期,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在广东省档案馆召开。省档案馆举办了《广东省各级国家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成果展》、《天朝洋商??广州十三行档案史料陈列展》等展览。最近,该馆还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老红军、共和国将军书画展》,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不闭馆,受到公众欢迎。省档案馆与中山大学等11所高校共建“广东省高等院校社会实践基地”,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也纷纷把省档案馆作为校外课堂,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档案馆成为未成年人教育的基地之一。全省有22个档案馆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或校外课堂,累计参加实习和校外活动的学生约有10万人次。
  广东省档案馆认真做好声像拍摄服务工作。今年以来,省档案馆较好地完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广东视察指导工作的照片拍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哥德保号”重访广州等重大活动的照片拍摄,形成档案照片10万多张。
  以档案数字化为重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以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今年初,省有关领导部门将省档案局列入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省信息产业厅制发的《广东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任务分工方案》中,明确了省档案局在全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的任务。目前,全省已有44个市(县、区)档案馆建立了档案信息网站。“广东档案信息网”站开通两年多来,点击率已突破70万人次,发展成为岭南档案信息的门户网站,也是广大群众了解政务信息以及省情的一个重点窗口。
  年初,省政府指示同意省档案局《关于实施广东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五年计划的请示》,从2006年起,省财政每年拨出160万元,支持省档案馆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预计5年完成。今年省馆招聘了著录人员,对6万多卷民国档案进行文件级著录,并通过招标,对全部馆藏开放档案进行数字化。

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