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深植于汉中文化的大地上
陕西省汉中市档案馆 赵显锋 摄
汉中,古称“天汉”,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次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楚汉战争中,汉王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挥师三秦,击败项羽,奠定两汉400年基业;汉武帝时,汉中籍外交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迈出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东汉时,蔡伦被封龙亭侯于汉中洋县,成为“纸圣”而名留千古……这里孕育了众多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
走进汉中市档案馆的展室和库房,一件件青铜器、古木刻版,默默地诉说着汉中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一份份厚重的档案资料,深深地铭刻着天汉儿女沧海桑田般的发展历程;一部部厚重的编研作品,记载着汉中人民跌宕起伏的难忘岁月。这里,一股文化的力量深深地吸引、感染和启发着记者。
主动作为 服务文化名市建设
汉中市档案局馆长孙启祥对记者说:“近年来,汉中市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和散存民间史料,不断加大汉中历史文化的宣传、开发和利用力度,积极服务文化名市建设,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明显增强。”
为带动干部主动投身学习,汉中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文化课题,抽出时间定期为大家集中讲授有关汉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并采取集体学习、业余自学、现场讲解、参加学术交流等办法,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综合文化修养。此外,市档案局馆还通过定期组织市内外文化界人士进行座谈,听取关于发展汉中档案事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据此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档案史料编研工作。记者看到,除了“汉中历史”“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汉中”主题展室外,汉中市档案局馆还建起了“汉中文化”展室,该展室从文明寻踪、河山灵光、诗文雅盛、宗教乐土、科技长河、文脉绵延、艺术奇葩、学术风采、风俗演变9个方面,系统反映了汉中上下5000年文化演变的历程。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局馆领导要求全体人员学习研究汉中历史文化后,现在局馆的每个人都能做专业讲解员。以上3个展室真实地再现了汉中有史以来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变迁,生动地展示了汉中悠久厚重的灿烂文化,翔实地记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汉中的足迹和对汉中人民的亲切关怀。孙启祥介绍说,汉中市档案馆现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政务信息查询点、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是市纪委确定的廉政教育示范单位、市政府“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市政府”必访单位。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县区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来档案馆学习汉中历史文化知识,参加廉政文化教育,开展党日活动,接受爱党、爱国、爱家乡思想教育。档案馆已成为学习、了解和宣传展示汉中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汉中市档案馆还充分挖掘馆藏档案文化资源,先后组织编著了《汉中二十世纪图鉴》《汉中改革开放30年纪事》《汉中60年经典档案实录》《汉中建市十年大事记》《汉中十一五要事录》《汉中旧影》等图书。2014年1月,为总结、提炼和宣传弘扬汉中文化,局馆班子牵头组织10余位汉中籍文化名人,历时一年时间三易其稿,在汉中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编著了系统反映汉中文化的专著《文化汉中》。这些编研作品的出版发行,对于抢救历史文化资源,增强城市记忆,宣传汉中历史文化和提高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凝聚合力 建设人们心中最美的档案馆
汉中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市,长期以来,由于档案经费投入不足,市、县(区)档案馆馆库建设停留在“八五”以前的水平上。尽管如此,近年来汉中市档案局在陕西省档案局的悉心指导和汉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档案基础设施、资源建设、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宣传编研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汉中市档案馆近年来连续获得全省、全国先进等殊荣,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档案馆工作人员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档案工作虽然清苦,但我们硬是把冷板凳坐热了”“我们硬件上不去,软件强”。“把冷板凳坐热”,是指档案部门赢得了领导和社会的认可;而“硬件上不去,软件强”则是指基础设施虽然跟不上,但馆局上下一心,凝聚力、战斗力强,有着一股子拼搏精神。
记者了解到,汉中市档案馆始建于1958年10月,内设办公室、保管利用科、监督指导科、信息技术科、宣传编研科5个科室,市档案馆建筑总面积3500多平方米。由于馆库面积不达标,一直无法晋升一级馆。但一个档案馆美不美,不在于外观多么漂亮,而在于内部是否有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档案事业发展主要靠干部,关键在人才,核心在干部职工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汉中市档案局每年都根据需要,分批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凡遇紧急重大任务,常常是馆局领导和全体人员一起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汉中市档案馆取得了不少成绩。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现北楼、南楼设有6个专用库室,基本具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功能。二是资源建设再创新业绩。近年来,汉中市档案馆征集收集内容涵盖文史、科技、教育、社会等各种图书资料近9000多种。三是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新提高。稳步推进档案目标管理认证,检查指导近800个单位通过省A级以上认证,其中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肯定。四是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汉中市档案馆采取逐年投入的办法,建成网站系统、多媒体系统、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档案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现正在加紧建设全文数据库、电子文件中心。去年8月,市委派出督查组对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执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情况进行督查。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将档案工作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各县区已经或正在将案卷保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记者即将离开汉中市档案馆的时候,得知汉中市政府正在开会研究市档案馆新建或扩建计划。孙启祥对记者说:“不管结果如何,汉中市档案局馆都将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弘扬汉中兰台精神,真抓实干,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