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建设----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召开全市档案工作会议
2007年3月12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上海市档案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实施《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要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全力建设“四个中心”的大局和办好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目标,着力推进“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建设。市委副书记刘云耕,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主持会议。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作了题为《抓发展,促和谐,求实效,进一步推进上海档案事业“十一五”建设》的工作报告。市委统战部、闵行区政府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刘云耕指出,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政部门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档案工作,关心、支持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档案部门要不断开拓服务领域,关注民生,服务社会,为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全力建设“四个中心”,营造和谐社会做好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档案资源建设,重视档案安全,组织实施“城市记忆开发工程”,通过信息化,建立跨行业、跨部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全市信息化总体建设接轨,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发展。
冯国勤就进一步推动上海档案事业和谐发展提出了要求,要认清形势,找准定位,不断增强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要全面落实、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城市记忆开发工程”为抓手,关注民生、立足和谐,统筹规划、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段东升对上海档案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领导下取得的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以《档案馆建设标准》颁布为契机,抓好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以《档案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抓好档案法制建设;以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为重点,抓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以贯彻国家档案局势号令为重点,抓好档案资源建设;以档案系统评先为动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与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据悉,“十一五”开局之年,上海各级档案部门贯彻实施《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启动“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建设,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民众服务。市档案馆不断深化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文件资料查阅服务,联手有关单位开展“档案连着你我他”专题查阅咨询活动;浦东新区档案新馆设立“区委党务公开依申请公开受理窗口”,试行利用服务窗口星级服务考核制度;闵行区档案局馆实行局馆领导双休日接待制;黄浦区档案馆为高龄老人、大病重病、残疾人员免费提供快递式送“档”上门服务;普陀区探索中心城区街道、镇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运行机制和社区档案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市和区县档案馆2006年共接待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查阅者10万多人次。
市和区县档案局馆汇编《上海近代以来科技创新和应用实例》、《黄浦区“中华老字号”、“名特商店”简介》、《东京审判----庭审旧闻》等材料,出版《档案春秋》、《杨浦百年史话》、《徐汇区百年老校回眸》、《宝山激战》等书刊和百集电视系列专题片《追忆----档案里的故事》及《外滩万国建筑群》《装饰艺术派建筑在上海》等音像读物,举办《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展》、《浦东新区档案事业发展成果巡回展》、《“汽车嘉定”成长记忆》、《松江新城建设五年回眸》等展览。宝山、卢湾、闸北等区档案局馆分别承办解放上海纪念馆、淮海中路博物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受到各方面欢迎。
市和区县档案局馆与有关部门联手开展“感动我们的100个瞬间”未成年人感恩教育主题系列活动,举办《青春的印迹----上海学生成长档案展》、“爱在上海”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和“留下心中的感动”感恩倡议活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赢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会议要求,2007年,上海各级档案部门要继续着力推进“城市记忆开发工程”建设,围绕服务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筹办的目标,突出百年企业、百年名校、著名人物等“城市记忆”的重点,加大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和向社会征集档案的工作力度;加快对形成已满30年档案的鉴定开放,重点做好经济、科技、文化等类档案以及涉及公众合法权益档案的开放工作;大力提升档案网络服务的水平,依托政务内网基本完成区县档案目录分中心与市档案目录中心互连共享的任务,依托政务外网把政府公开信息和档案信息的查询服务逐步向社区延伸,并联手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城市记忆”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上海档案信息门户网站,大力推进分布式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库一门式查询服务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全市档案服务网站群,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服务。
信息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