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档案馆收藏《抗战老兵口述史》
城市晚报讯 走过春夏秋三季,吉林省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终于在8月31日收官,百余名老兵的抗战经历被印制成册,作为吉林省历史文献送交吉林省档案馆收藏。昨日,在省图书馆,老兵代表和寻访志愿者共同参加了《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工程收官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历时近一年全省寻访老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好人帮》节目与吉林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办公室共同发起了吉林省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并于2015年4月初全面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名志愿者奔赴省内各地,对全省271名在册老兵进行寻访。
这271名老兵中,年龄最小的87岁,最大的已过百岁。志愿者们实地造访时,发现271名在册老兵中,10%已经故去,30%—40%因伤病无法接受采访,约15%老兵已去外地儿女家或敬老院、荣军院,无从寻找。仅余30%老兵能够接受采访,又因为语言、口音及其他表述上造成的障碍,导致寻访一度陷入艰难境地。
截至5月10日,志愿者们最终实现了对全省271名在册老兵的全覆盖寻访,并经过三个月的编辑整理,将百余名老兵的抗战经历印制成《抗战老兵口述史》,作为吉林省历史文献送交省档案馆收藏。
《抗战老兵口述史》还原历史
“志愿者当中有公务员、大学生,也有企业家和工人等等。”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讲师李爽说,志愿者们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争取一切时间寻访老兵,最终有120篇成形文章录入《抗战老兵口述史》书中。“这本书,是老兵们留给后辈的精神力量。”
延边晨报志愿者许家强先后前往8位抗战老兵的家中。“作为一名‘90后’,过去都是在电视或网络上了解抗战故事,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到老兵面前,听他们亲口讲述,也更细致地了解到那段历史。”
《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委员会负责人曹保明动情地说:“老兵们的记忆,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历程。”曹保明说,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抗日区域,《抗战老兵口述史》完全按照科学方法抢救、收集、整理,其录音、录像、文字记载已完整保留,具有文献性、档案性,将成为研究东北抗联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场上的重要力量。”曹保明说。
看到人们现在的幸福老兵不觉得当年苦
8月31日10时整,《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工程收官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吉林交通广播知名主持人以“老兵口述”的方式现场演说老兵的战斗故事,当听到老兵战友壮烈牺牲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心痛落泪。
老兵董已信,今年89岁,山东胶东人,曾在华东部队,经历过淮海战役、松江战役等。关于战争的艰苦,如今他已不愿多讲,只简单述说莱芜战役那次,他曾随军连夜行走近200里地。“看到你们现在幸福,我不认为原来有多苦。”
待8位老兵代表被少先队员搀扶着走上台时,在场驻长部队官兵、大学生等400余人,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老兵致敬。“老兵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将我们的记忆带回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吉林省某军区政治教导员朱长征说,吉林省现役军人将会继承老兵的光荣传统,做国家领土主权的保卫者和捍卫者。
本次活动由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政府参事室主办,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吉林省图书馆承办。
历时近一年全省寻访老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好人帮》节目与吉林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办公室共同发起了吉林省抢救《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并于2015年4月初全面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名志愿者奔赴省内各地,对全省271名在册老兵进行寻访。
这271名老兵中,年龄最小的87岁,最大的已过百岁。志愿者们实地造访时,发现271名在册老兵中,10%已经故去,30%—40%因伤病无法接受采访,约15%老兵已去外地儿女家或敬老院、荣军院,无从寻找。仅余30%老兵能够接受采访,又因为语言、口音及其他表述上造成的障碍,导致寻访一度陷入艰难境地。
截至5月10日,志愿者们最终实现了对全省271名在册老兵的全覆盖寻访,并经过三个月的编辑整理,将百余名老兵的抗战经历印制成《抗战老兵口述史》,作为吉林省历史文献送交省档案馆收藏。
《抗战老兵口述史》还原历史
“志愿者当中有公务员、大学生,也有企业家和工人等等。”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讲师李爽说,志愿者们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争取一切时间寻访老兵,最终有120篇成形文章录入《抗战老兵口述史》书中。“这本书,是老兵们留给后辈的精神力量。”
延边晨报志愿者许家强先后前往8位抗战老兵的家中。“作为一名‘90后’,过去都是在电视或网络上了解抗战故事,这次是我第一次来到老兵面前,听他们亲口讲述,也更细致地了解到那段历史。”
《抗战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委员会负责人曹保明动情地说:“老兵们的记忆,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历程。”曹保明说,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抗日区域,《抗战老兵口述史》完全按照科学方法抢救、收集、整理,其录音、录像、文字记载已完整保留,具有文献性、档案性,将成为研究东北抗联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场上的重要力量。”曹保明说。
看到人们现在的幸福老兵不觉得当年苦
8月31日10时整,《抗战老兵口述史》抢救工程收官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吉林交通广播知名主持人以“老兵口述”的方式现场演说老兵的战斗故事,当听到老兵战友壮烈牺牲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心痛落泪。
老兵董已信,今年89岁,山东胶东人,曾在华东部队,经历过淮海战役、松江战役等。关于战争的艰苦,如今他已不愿多讲,只简单述说莱芜战役那次,他曾随军连夜行走近200里地。“看到你们现在幸福,我不认为原来有多苦。”
待8位老兵代表被少先队员搀扶着走上台时,在场驻长部队官兵、大学生等400余人,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老兵致敬。“老兵们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将我们的记忆带回了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吉林省某军区政治教导员朱长征说,吉林省现役军人将会继承老兵的光荣传统,做国家领土主权的保卫者和捍卫者。
本次活动由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联、吉林省政府参事室主办,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吉林省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