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让真实的历史说话

作者:张文芝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5-09-15 09:13:02 浏览次数: 【字体:
 海外华侨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以拯救祖国的危亡为己任,纷纷加入抗日救亡斗争的行列,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侨机工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群体,是华侨华人的杰出代表,在云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中就完整地记载着他们当年回国抗战的那段光辉历史。
    从历史作用看,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是南洋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反抗侵略、报效祖国、英勇献身史实的有力凭证,是研究中国抗战史、南洋华侨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值得中国人民铭记,值得全世界人民铭记。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组织下,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3000余人为支援中国政府抗击日本侵略,在滇缅国际公路上,不惧艰险、勇于奉献、抢运抗战物资过程的真实记录,这些档案由中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南洋华侨社团往来的电文、公函、表册、照片、书信等共计850卷1万余件组成,形成时间为1937年至1948年。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主要包括:西南运输处与南侨总会关于南侨机工招募、训练、管理、运输、业绩、复员等方面的往来电文、公函;招募人员原始登记表、回国批次名册、照片、西南运输处对进行训练管理的指令训词;陈嘉庚有关募购车辆的函电;抢运物资记录;滇缅公路路况报告;有关机工牺牲抚恤训令电报;有关改善机工生活待遇的电文公函;有关南侨慰问团视察滇缅公路的电函;有关组建南侨机工互助社的训令章程;有关南侨机工复员的指令、登记表;以及南侨机工请假、求学的申请、补助发放的呈文等。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分别保存在民国时期云南省社会处、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运输总经理处、云南省侨务处、昆明海关、外交部驻云南特派员公署5个立档单位的卷宗内,反映了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的具体细节。这一系列档案不仅包括了当时国民政府要人,如蒋介石、宋美龄、何应钦、宋子良与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往来文件,更记录了一批热血华侨为国献身的不平凡故事。
    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已于2003年3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5年3月,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经推荐提名,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培训并接受专家指导。可见,南侨机工回国抗战事迹和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重要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范围内,还上升到了世界记忆层面。
    从现实作用看,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为当代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弘扬抗战精神提供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为增强年轻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育作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云南省档案馆十分重视发掘和发挥馆藏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的史料价值和宣传教育作用。2009年,为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70周年,由我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联合主办,云南省档案馆承办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图片展”在昆明展出。展览以云南省档案馆馆藏的200余幅珍贵图片资料和100余件档案仿真复制件为亮点,收录了新加坡国家档案馆、福建陈嘉庚纪念馆及部分机工和机工后代提供的图片资料,先后到北京、海南、深圳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展出。这是国内外首次以南侨机工回国抗战为主题进行的国家级展览,其中绝大多数档案资料是第一次对外公布。与此同时,云南省档案馆又与福建陈嘉庚纪念馆合作,编辑出版了《南洋华侨机工档案史料汇集》,与昆明电视台合作制作了反映这段历史的电视专题片《赤子功勋》。此后,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勇事迹和知名度越来越大,在全国掀起了挖掘开发南侨机工历史和事迹的热潮。尤其是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申请展出和查阅档案的单位不计其数。全国各级档案馆、博物馆、党政机关、高校等纷纷向云南省档案馆申请利用相关档案资料进行展览教育活动。
    从人文角度看,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为机工亲人提供了同宗同根、血脉相连的强有力依据和美好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儿女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70多年前形成的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对于机工家属和后代寻根留本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在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中,有机工回国服务登记表、复员登记表、抚恤申请表等,其中涉及机工的姓名、籍贯、家庭状况、工作经历、回国日期等,记载着机工亲人的相关信息。在档案中,一些机工的登记表上粘贴有本人的照片,也许是由于当时时间紧迫,来不及拍摄标准像,有的是用夫妻二人的结婚照片替代,有的是用父子合影替代,有的是用全家福照片替代。这些真实、生动的资料,为机工后代寻找亲人、续写家谱族谱提供了全面的佐证。2009年以来,来自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贵州、重庆、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工后代,先后组成了几十人的查档团,纷纷到云南省档案馆查找自己亲属的有关档案资料。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档案,让当代人深深体味着人类最基本的优良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