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创佳绩----浙江省档案部门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推进事业发展
“十五”期间,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全省社会发展评估综合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日趋协调。档案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全省档案事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为推进浙江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导高度重视档案事业发展得到有力保障
浙江省领导对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在事关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专程到省档案局馆视察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多次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档案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系列支持档案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并实施。档案馆建设被纳入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档案馆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被指定为政务信息公开场所;档案信息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工程项目被列入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十五”期间,全省除档案馆基建工程项目经费外的档案事业经费达3.0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67倍。
着力服务大局档案工作贡献率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发档案信息,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及时为领导和机关工作提供决策服务。省档案馆创办的《档案信息参阅》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十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档案管理达省级以上标准536家,占总数的70%;全省各级档案馆接收国有转制企业档案1815476卷。省档案局与省工商联两次召开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会议,全省有5000多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立了档案工作。全省376项省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档案管理登记,其中153项通过了档案专项验收,引入了档案中介机构对档案质量的评估机制。截止2005年底,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共向社会开放档案175万卷,公布开放档案目录906多万条,接待档案利用者达70多万人次。
抓住功能建设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推动新一轮档案馆舍建设。省档案局出台了档案馆建筑设计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省财政补助市、县档案馆新馆建设的政策;推广金华市、长兴县等新馆建设经验。“十五”期间,全省建成、在建以及规划近期建设新馆52个。省档案馆新馆建设的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
加快档案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不断创新
以档案信息化评估为抓手,推进“三网”建设。全省97个综合档案馆全部在互联网建立了网站,以省档案局馆网站为全省档案信息门户网站,链接全省各级各类档案局馆,实现信息共享。完成了全省革命历史档案文件级和明清档案、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中心建设,有重点地开展了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建立了一批专题数据库。省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全面实施,各市、县(市、区)档案馆中已有近三分之一开展了数字档案馆建设。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行政逐渐走上正轨
“十五”期间,浙江省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点的档案法制工作基础。在档案行政执法方面,加强档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认定,规范档案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全省档案法制工作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执法、人大监督的良好格局。
“十五”以来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档案事业只有积极主动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才能得到发展,只有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工作大局才能体现价值。(特约记者 吴玲 周峰林)
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摘编:重庆市档案局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