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京津冀达成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4-08-05 15:05:5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姜滢滢 陈 聃 特约记者 赵丽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京津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大局,近日,北京市档案局馆、天津市档案局馆、河北省档案局馆在京召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工作会议,“三地”档案局馆主要领导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
  经过共同磋商,“三地”档案局馆本着“需求导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就档案事业协同发展的各项事宜达成共识,形成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范围包括京津冀档案局馆及所属市、区、县档案局馆。
  根据协议,今明两年,“三地”档案局馆将着手启动5个合作项目:一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存齐全完整的档案资料。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档案收集、整理等管理办法,特别是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进行的重点工程项目、重大改革项目、重大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等所形成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的监督指导。二是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合作举办展览和推出编研作品。利用各地馆藏优势,联合举办“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和编辑“日本侵华罪行实证”史料汇编。三是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加强京津冀历史文化交流。联合举办“京津冀一家亲”主题展览,以巡展形式在京津冀各地展出。四是统筹协调,共享京津冀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共同组织开展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摸底调查,互通有无,为京津冀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便利。五是充分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合作编辑档案史料。编辑“京张铁路今昔变迁影像专辑”和“长芦盐业史料专辑”。
  此外,“三地”档案局馆还将围绕建立京津冀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共同做好服务民生工作、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的合作与交流。为更好地推进京津冀档案事业协同发展,“三地”档案局馆还建立了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协同发展工作机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