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档案工作要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作贡献--刘淇同志在北京市档案局馆工作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08-04-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柴丽 特约记者 李松龄)3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在北京市档案局馆报送的北京市档案馆建馆50周年工作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档案部门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加强档案管理,丰富国家档案资源,积极主动开展档案服务,成效显著。档案工作是保存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基础性工作,首都的档案工作尤为重要。希望全市广大档案工作者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奋发有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为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作出新贡献。”
  刘淇同志的重要批示,体现了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对档案工作的关心与重视,对全市档案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3月20日,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了刘淇同志的重要批示,要求全市档案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档案工作。
  今年4月,北京市档案馆将迎来建馆50周年。经过50年的努力,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由1958年的15万卷上升到2007年底的176万卷,居全国省级档案馆馆藏第四位。1997年在省级、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中,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一级档案馆称号。近年来,北京市档案局馆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带动基础业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馆藏档案“全面数字化”工作,档案数字化、服务网络化位居全国前列。2007年,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在省级档案网站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
  全市档案工作健康和谐发展。近5年有17项课题获得国家档案局科研成果奖。档案利用接待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档案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要活动,利用馆藏档案资源举办展览,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编辑公布档案史料,仅改革开放以来就编研、出版档案书籍43种3776万字,形成了以《北平和平解放前后》、《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历史参考价值的编研成果。《北京档案史料》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馆藏档案信息100多万字,在全国同类书刊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创办《档案摘报》,为市领导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工作。与各有关部门加强融合,全力做好奥运档案统筹监管工作。对161项奥运工程建设项目档案、500余家参建单位的档案进行了检查,确保工程档案的质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