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嫡孙访问南京市档案馆
托马斯·拉贝在南京市档案馆留言 许 军 摄
本报讯 正值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举办之际,南京市档案馆新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德国友人,他就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拯救了25万南京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的嫡孙托马斯·拉贝。托马斯·拉贝一行4人专程来到市档案馆参观访问,查阅了馆藏与其祖父有关的档案。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向南京进攻,南京危在旦夕。彼时,一批在南京行医、教学、经商的西方人士本着匡救人类、拯救南京平民的信念留在了南京,并迅速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德国西门子洋行南京分行经理约翰·拉贝先生被推选为主席,该委员会从各方面支持和帮助面临生死存亡的南京平民。在约翰·拉贝的领导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不到4.5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建立了25处难民收容所,保护了25万南京难民免遭日军的屠杀。约翰·拉贝还在自己并不宽敞的住宅内安置了600多名难民。他当年的义举早已被世界知晓和传颂。
托马斯·拉贝在市档案馆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在库房区域,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与约翰·拉贝有关的档案并向托马斯·拉贝作了介绍。这些档案包括“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致时任南京市市长的信、“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工作情况记录,以及南京人民得知约翰·拉贝回国后受纳粹迫害而成立劝募委员会的临参会文件,还包括南京人民为约翰·拉贝筹款及邮寄食品的相关函件、约翰·拉贝得到南京人民救济后所写的感谢信等。这些档案记载了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崇尚正义、爱好和平,救助南京平民的义举,也见证了南京人民知恩图报的善意美德。
托马斯·拉贝在看到这些已微微泛黄,但依然保存完好的档案时十分动情,他深深地向南京市档案馆精心保存这批珍贵历史档案表示感谢,并在留言簿上用德文留言:“在危难的时刻,不应该离开朋友;谁拯救了一个生命,就是拯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