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
本报讯 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日前,陕西省档案馆决定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录、全宗,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遍布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档案资源。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62项、省级453项、市级1127项、县级2292项,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57人,省级318人。收集、整理、保存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尤为重要。
目前,陕西省档案馆在前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已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确定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名录,配备专人从事此项工作,落实了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设备,并对其中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帝陵祭典”项目,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编目。省档案馆将通过先期试点,年内完成样板示范,积累经验,逐步在全省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遍布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和传承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档案资源。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国家级62项、省级453项、市级1127项、县级2292项,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57人,省级318人。收集、整理、保存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尤为重要。
目前,陕西省档案馆在前期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已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确定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名录,配备专人从事此项工作,落实了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设备,并对其中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帝陵祭典”项目,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编目。省档案馆将通过先期试点,年内完成样板示范,积累经验,逐步在全省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