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珍藏家庭档案”引关注 年轻人爱“草根修史”

作者:曲彤 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发布时间:2013-06-27 09:36:53 浏览次数: 【字体:
  由天津市文明办、天津市档案馆及各区县档案馆、渤海早报联合主办的“珍藏家庭档案 探寻城市足迹”主题活动启动1个多月来,报道收集家庭档案展现天津发展、生活变迁的典型人物30余篇,每天近百名读者拨打渤海早报新闻热线,既有希望参与活动晒出家中老物件儿的,也有希望与报道中的典型人物交流收藏心得的。“珍藏家庭档案 探寻城市足迹”栏目还激发了许多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他们怀揣对故乡的热爱,寻访记录津城风貌,圆一个“草根修史”的梦。
    昨日,渤海早报“珍藏家庭档案 探寻城市足迹”栏目收到南开区读者苏毓的来信,苏毓在信中写到:“我是一名高中生,今年5月11日,我在翻阅渤海早报时看到一篇名为《2000张照片制成‘水滴档案’》的新闻,读后深受感动,张云、王士栋夫妇在1400多个日子里为水滴拍照,用照片呈现出“水滴”由养鱼池到国际运动场馆的完美蜕变,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从那篇报道开始,我和我的同学一直关注这个栏目。今年暑假,我和几名志趣相投的同学计划用手中的纸、笔、相机记录津城风貌,用双手留住故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记忆。”
    渤海早报记者梳理近期新闻热线发现,像苏毓一样希望学习制作家庭档案、用双手记录天津发展变迁的年轻人还有许多。许先生在热线中表示:“我是一名‘70后’,从我出生至今,天津经历了迅速发展的4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天津城市发展可谓是一年一个样,以前总忙于学习、工作,疏于关注城市变化,阅读《图说津城41年交通变迁》后,仔细回想一下,现在的交通路网跟几十年前已有天壤之别。‘珍藏家庭档案 探寻城市足迹’栏目第一次用津城普通家庭收藏的档案见证天津发展,让我们这些普通市民发现‘只要有一颗爱生活、爱家乡的心,草根也能修史’”
    天津市档案馆档案征集鉴定专家王树森表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名档案收集者,凭借个人兴趣爱好,利用手机、相机、互联网搜集相关文字档案、实物资料、拍摄照片等进行收藏、归档,几年、几十年过去后,这些收藏资料可能成为珍贵的档案资料。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