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埠行业信息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陈东夫向中央档案馆捐赠有关莫斯科人质危机资料

来源:中国档案报 发布时间:2012-10-19 09:20:24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 崔志华) 10月11日,陈东夫将自己保存的有关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质危机的信函8封等,在京捐赠给中央档案馆,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代表中央档案馆接受捐赠并向陈东夫颁发了收藏证书。
        陈东夫,男,1949年10月生,江苏武进人,曾任《武进日报》、武进电视台部门领导和武进广播电台台长、常州市武进区政协干部,现任民进常州市委委员、民进江苏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论委员会委员、世界杰出华人协会理事。
        提到这些资料的来源,还得从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质危机谈起。陈东夫说,自己当年任武进广播电台台长,2002年10月23日晚在距莫斯科克里姆林宫4公里一剧院内发生震惊世界的人质劫持事件,被劫人数达800余人,当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立即开始思考如何来解救被困人员,经过2天的思考想得一妙计,建议“将具有麻醉神经的气体设法在午夜时分输入到剧院内,并提醒麻醉不能致人死亡,让非法武装分子和人质均在不知不觉中昏睡过去,到时可一举解决危机”。陈东夫通过联系我国外交部和俄罗斯驻华使馆,引起俄方高度重视,请陈东夫用保密性更高的传真将解救莫斯科人质危机的“建议”传真至俄罗斯有关部门。俄方成功解救人质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委托俄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给陈东夫写来感谢信,对他参与解决莫斯科人质危机表示真诚的感谢,称赞陈东夫的行为“是对加强俄中友谊的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美国侨报》《香港文汇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对此事作了报道。陈东夫表示,此次捐赠的资料就是莫斯科人质事件中自己与俄罗斯驻华使馆往来的信函等,非常希望能够永久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陈东夫打开自己精心整理成册的资料本,向大家讲述册中每份资料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经过。扉页上题写“莫斯科人质事件与陈东夫”,册中收存有2002年10月25日致俄罗斯驻华大使解救莫斯科人质危机的“建议”传真,2002年10月27日致俄罗斯驻华大使的信,2004年12月写给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信,2005年2月,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副司长阿·库利克给陈东夫的亲笔签名的感谢信等。
        杨冬权感谢陈东夫将这些见证中俄友谊的档案资料捐赠给中央档案馆,高度评价了陈东夫捐赠莫斯科人质危机情况有关资料的意义和作用。杨冬权说,这些档案说明了中国人民对恐怖主义是非常痛恨和坚决打击的,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人民的友好,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