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新闻暨档案文化宣传创新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出精品 求创新 唱主旋 促发展
全国档案新闻暨档案文化宣传创新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
本报讯 (记者 崔志华) 9月3日,全国档案新闻暨档案文化宣传创新工作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出席会议并讲话。福建省档案局馆长丁志隆致欢迎辞。中国档案报社主持工作的副总编辑王国武作工作报告,副总编辑刘安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档案部门主管档案新闻宣传的领导同志,中国档案报社各地记者站站长、特约记者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段东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档案报社近两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作出的贡献,高度评价中国档案报社发挥了国家档案局的喉舌作用和档案行业核心媒体的作用。段东升指出,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大好形势下,召开这次会议,不仅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对于当前档案宣传工作,他强调,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4个方面的精神,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精神,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好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报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档案,面向社会,进一步做好改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报纸定位和宣传报道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使“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及时反映广大基层档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心声。二要加强版面策划,提高报纸质量。要围绕党的十八大、围绕“切实增强档案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作用”、围绕建设“档案强国”战略目标的实施来策划。三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队伍素质。要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与现代报业机制相适应的采编队伍,特别要加快对年轻人的培养,增强发展后劲。
王国武在报告中回顾和总结了报社两年来的工作,对今后两年报社的宣传工作提出8项内容:一是在大力做好宣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同时,深入宣传各地档案部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实际举措;二是加大档案新闻宣传的社会拓展,发挥报纸媒体的信息平台作用和档案界与社会交流的桥梁作用;三是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深入挖掘馆藏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文化的功能,继续探索读者喜闻乐见的办报形式,为广大读者做好服务;四是继续坚持开展“走转改”活动,提高报纸采编质量;五是加强中国档案资讯网建设,进一步将其打造成行业多媒体门户网站;六是继续广泛加强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报纸发行量有新突破;七是加强通联特约记者和特邀撰稿人队伍建设,加大组织特约记者培训和组织特邀撰稿人笔会等活动的力度;八是加强摄影研究会组织建设工作,召开换届会员代表大会,组织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摄影实践活动。
会上,上海市记者站站长邹伟农畅谈了获奖感言,福建省记者站站长韩文军、河南省记者站站长杨宝章分别介绍了做好档案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在档案文化宣传创新专题研讨会上,上海市档案局馆长朱纪华作了题为《上海档案文化宣传创新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的发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主任、特邀撰稿人孙武,江苏省记者站站长袁光,解放军档案馆特邀撰稿人杨晓玲,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副局长、特邀撰稿人沈慧瑛也分别就档案文化宣传创新作了专题发言。
会上,授予邹伟农“《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终身荣誉奖”,表彰了2011-2012年度的28家中国档案报社优秀记者站、66家发行先进单位、24名优秀记者站站长、32名优秀特约记者、19名优秀特邀撰稿人和4名优秀特邀撰稿组织者。